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如愿邁進大學校園時,張娜高興得哭了:靠自學考上大學太不容易了,有機會在大學追逐夢想更是難得。
即將畢業四處求職時,張娜心酸得哭了:先后應聘了45個職位,卻45次遭拒,盡管有些是委婉地拒絕。
張娜,今年就要畢業的殘疾大學生,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身高1.29米的她,走在求職路上,顯得無奈而落寞。
第45次遭拒
2006年上半年,在同學們看來,張娜黯然神傷:娃娃臉上永遠掛著一副眼鏡,時常坐在校園的一角,經常手托下巴,愁容在她的臉上日益蔓延。
5月19日早上,屢受打擊的張娜勉強振作起精神,早早起床,鎖好代步電動三輪車,在同學的幫助下,坐上了校門口的公交車,她要獨身到鄭州去找工作。
這一天是全國助殘日,鄭州要舉辦全省殘疾大中專學生招聘會。雖然這半年來她為找工作已經跑了許多單位,但都沒出洛陽市,這次她鐵心來鄭州碰碰運氣。
招聘會現場,人流擁擠超出了她的想象,她挪著瘦弱的雙腿,蹣跚在招聘單位之間……到一個招聘超市廣播員的攤位前,張娜站住了。“廣播員只需要能說就行了,希望不再錯過。”張娜祈禱,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此前,她已走過10個招聘攤位了。
招聘者俯下身看著她,眼神里雖有同情,仍委婉地說:“我們的確在面向殘疾人招聘,但你的殘疾情況不符合超市規定的殘疾標準,很遺憾,無法聘用你。”
張娜徹底泄氣了,再應聘下去也是白搭,她有點后悔這次辛苦地來鄭州。
“超市播音員的職位是我找工作以來的第45次求職,不管過程怎樣,最后的結果都一樣,沒有一個成功。”5月27日,坐在校園里的樹蔭下,張娜折下一根塔松的枝丫,在地上畫出了“45”這個數字。
畫出最后一筆,枝丫在她手里斷了。
自學圓了大學夢
張娜今年23歲,身高只有1.29米,看起來像個十來歲的小女孩。腳上穿著一雙白色童涼鞋,右腳向里勾著,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
1983年,張娜出生在安陽一個工人家庭,呱呱落地時她的后腦勺特別軟,經大夫診斷,是腦積水。
等長到幾個月大時,媽媽把懷里的她輕輕地搖了幾下,她的腿骨就折斷了。醫院檢查后說是先天性骨質疏松癥,極難治愈,就對家長說:“這孩子命苦,身上有兩種難癥,活不長,趕快扔掉。”
她的家長沒舍得扔掉她,讓醫院治療,后腦居然變硬了,雙腿經過十幾次的斷骨治療,也慢慢好了起來。
16歲時,她終于學會了走路。然而,骨質疏松癥還是嚴重影響了她的身體發育,讓她只有1.29米高。她的一條腿,也由于部分肌肉萎縮,走路不穩,留下終身殘疾。
但是,病魔的折磨沒有擋住張娜對知識的渴求。在未接受高中系統教育的情況下,她依靠自學,考入河南科技大學,主修英語。入學那天,她高興得哭了。
求職總遭遇噩運
可是現在,就業卻成了她邁不過去的坎兒。
4月的一天,張娜在報紙上看到一房地產公司在招人,條件是大專以上學歷,懂電腦,會英語,就按照電話打了過去,但她多了一個心眼,沒有說身體情況。
“以前我給招聘單位打電話咨詢時,都說了身體情況,對方一聽,都會有一個‘但是’出現,使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張娜靠著這個辦法,果然獲得了一次面試機會。
乘坐電梯,到了面試辦公室,她敲門道:“您好!這里招人嗎?”一個領導模樣的男子對一個女子使了個眼色,女子隨口接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們招滿了。”
那天下著小雨,走出辦公室時,張娜說她什么感覺都沒有,沒有傷心,也沒有悲哀。踏進電梯,她站在里面任由上上下下。十幾分鐘后,她的思維復活了,開始感到難受和憤慨:一定要去問個明白。
敲門,問好。“我打電話你們還說有職位,怎么來了就說沒有了?到底是招滿了還是看到我的身體不想要了?”張娜說,“我是個本科生,是有文化的,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先前的那個女子趕緊接話說:“真的很抱歉,因為招聘廣告登幾天了,來的人很多,你的電話剛放下,領導就打電話說人已招滿,不要了。”
在樓道上,張娜的心仍無法平靜,憋屈得慌,覺得這里的人侮辱了自己。為什么偏偏要用騙小孩的謊言來搪塞自己?
較真的張娜第三次走進辦公室,來到那個領導模樣的男人跟前,毫無顧忌地大聲說:“看你的年齡,應該當父親了,如果我是你的孩子,你會怎樣?”說完,長長出了口氣,扭頭走了,再也沒有回頭看。
職場貼士:如果知識、能力相當,唯一能讓我們勝出的,就是素養!而機會,只是素養之后的水到渠成。
下一篇:65歲大學生今年畢業最關心就業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球?工作?世界杯拉響職場“警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