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在大專學的是酒店管理,后來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行政和基礎的出納方面的工作,三年工作下來,看著周遭學歷比自己高的朋友薪水和職位都在節節攀升,而自己卻仍然在原地徘徊,便動了出國讀書的念頭。
一年以后,懷揣著英國一所大學會計學碩士的畢業文憑意氣風發的回到了國內。誰知道,在接下來找工作的過程中卻異常的不順:低的職位不愿意投,畢竟花了這么多錢和精力去讀書,就是為了可以得到一個好的回報;高的職位投出去如石沉大海,即使有一兩個有回復的,面試完以后,又不了了之了。無奈之下,改變原來的求職方向,憑借一口流利的英語進了一家外資企業做總經理秘書。可學了一年多的專業知識卻在逐漸荒廢,繼續做秘書,又不知道未來有什么樣的發展,徘徊之余,找到了職業顧問尋求答案。
職業顧問在分析了文慧的情況以后指出其問題所在:
1、高學歷≠得到高職位:
好的學歷,如果有一個好的運用,在自己求職的過程中,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工作經驗作為基石,再好的學歷背景,也只是空中樓閣,令用人單位退避三舍。文惠目前的狀況是:雖然有一張會計學碩士文憑,但缺乏財務方面更深層面的工作經歷,在學校理論積累的時間也不長,相應的實習機會亦不多,想應聘財務主管,資歷確實不夠。
2、如何正確評估職業經歷中的含金量:
前一份工作打下的基礎的高度和牢固程度往往決定了下一份工作的高度和牢固程度。出國前,文惠確實與財務方面打過一定的交道,但是,若相應聘中高職位,僅僅出納方面的工作經驗,對于應付更高層的專業問題,確實是用處不大,與其他曾經有過相應工作背景的人相比,實在沒有競爭力。
3、如何擅用已具備的現有職業能力:
一個人職業的發展過程往往帶有著一種不可逆轉性。文惠能夠進目前的這家外資企業,公司最主要的是看中她曾經有的三年大型房產公司行政文員的工作經驗,以及海外留學中培養的很好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處事能力在相應崗位中的作用。
4、如何擅用已具備的職業資質包括學歷:
學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映了一個人的層次和高度。不同的職位,對一個人學歷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尺度的。高學歷去投遞較初級的職位,第一,用人單位會懷疑你到這家公司的目的是不是作為未來職業發展的跳板而不敢要你;其次,你自己在企業內從事初級職位是不是對原有的職業資質的一種浪費。
5、如何尋求和改善職業能力與職業資質/學歷以及職業經歷的市場契合度:
能力、學歷、經歷,這三者在職業的發展道路上都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你的學歷高度往往決定了你的擇業高度,你的工作經歷以及在工作中培養的職業能力又往往決定了你的下一份工作的內容和高度,而在此基礎上,又要向更高層發展時,勢必要根據過去的經歷、能力和希望的發展方向綜合評判,進而選擇深造的方向和內容,確保職業發展的連續性。
文惠在這三者的結合度上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的。她認為自己職業的不成功是來源于學歷較低的原因,而沒有注意自己工作中職業含金量的積累度是否已經可以使她有進一步的提升了;她認為會計挺熱門,且碩士學歷極具誘惑力,而沒有考慮到自己職業發展的可連續性:會計方面沒有很多的經驗積累,貿然去讀一個碩士學位,對于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起推動力究竟有多大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職業顧問指出,要讓你的能力和學歷為你的職業增值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則:
學歷是能力的充分條件,而能力則是學歷的充分必要條件。沒有一個恰當合適的學歷,你的能力也往往不被他人所發現。而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相應的工作經歷,有再高的學歷最終仍逃脫不掉被社會淘汰的命運。能力、經歷與學歷之間有必要找到一個最好的結合點,切不可為了高學歷而不顧過去的職業經歷和能力,盲目選擇專業。職業經歷、能力、學歷的契合度若有偏差,則職業含金量就會降低,偏差越大職業市場所能認可的職業含金量就越低,依次類推!因此,掌握好職業經歷、能力與學歷的契合度是職業成功的關鍵!
而怎樣找到其中的最佳結合點,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更好的推動,都需要職業顧問結合行業/企業/職業的具體要求,并針對個人的職業傾向及現有職業資歷等來綜合評估,才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選擇!
職場貼士:學會適當地說“不”,畢竟沒有人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