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外機構通過對中國大陸榜上有名巨富進行了比較分析,他們得出中國富豪的五大共同特點,其中一條就是:70%只有小學程度。于是,關于學歷是否重要的爭論在網上愈演愈烈,甚囂塵上。今天,用經濟學的最大效用理論衡量下來,學歷對一般打工者最為重要,如同一位網友所說,“如果我是億萬富豪 學歷不重要;如果我還是打工仔,學歷很重要;再如果我是小老板,學歷一般般;如若學歷好,又是大富豪,那就太好了!”學歷對于打工者而言宛如外衣而已,較高的學歷宛如華麗的外衣,較低的學歷宛如丑陋的外衣。華麗的外衣可能受到世俗的青睞,丑陋的外衣受到世俗的鄙夷。有朋友計算機大專學歷,原來是一家公司的骨干,有不少創新。無奈這家公司經營不善關門,他只好另覓枝頭,沒想到,一路求職下來,他都因為學歷太低而被拒絕,面試者直言不諱,我們這里最低也要本科,要不客戶會對我們有想法。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了立足之地,工資很低,勤勤懇懇工作一年多,升職、加薪都無機會。他現在才后悔當時太忙于工作了,沒有考慮混一張學歷出來。他決定考研,哪怕辭掉工作也要考一個文憑出來。同樣,公司里還有一部分博士級的總監、經理,盡管不熟悉業務、不熟悉技術知識,可照樣在領導的位子上指揮。
因為學歷在不斷貶值,所以就有了外衣之說,學歷貶值的速度可與兩三年前買的一些股票相比,如藍天股份很快就減值大半,現在大家都熟悉了“碩士多如狗,博士滿街走”這句民謠。在以貨幣為衡量標準的職場里,學歷不堪一擊。連幼兒園老師都要本科、碩士了。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聽說資本主義國家大學生掃大街,感覺這個社會太浪費人才,沒想到,現在我們也有大學生保姆了。對于學歷貶值的原因,有學者給了一個很恰當的比喻:現在一些大學爭發“大票子”,“票面額”在擴張,“含金量”卻在猛跌。所謂“大票子,指兩頭都在擴張,一是教師,二是學生。
學歷的貶值讓求職的大學生丟掉了優勢地位。以前的大學生有學歷的優勢,那是一道光環,代表品質,代表能力,物以稀為貴,求職根本不是問題,可現在大學生求職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畢竟這牽動著很多條線。面對那么多不能順利就業的大學生,有人提出了大學生遭遇求職難題是因為他們缺少應有的素質,主要表現為,首先,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實際應用能力不足,動手能力差,招來后企業還要花費相當的精力進行培訓,不能很快開展工作;其次,缺乏拼搏意識。面對保險、廣告、咨詢、法律服務等一批保障度低,風險大,就業壓力太大的新興行業,認為自己“不能勝任”;第三,缺乏與他人合作與溝通的意識。許多大學生缺少性格活潑、口才好等優點;最后,技能單一,不能適應社會對復合人才的需求。如往年“炙手可熱”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不再是市場的“搶手貨”。這樣說來,也真難為了大學和大學生們。對大學來說,受求職所指導,那就成了職業培訓學校,何況,職場變化快,大學是系統教育,如何能隨時調整呢?而大學生們則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有實踐經驗,擁有多項技能,如何能夠兼顧得過來呢?以前的大學生接受的大學教育,還不如現在這樣市場化,也沒有專門的職業指導,和職業化的專業,但現在他們都已經成為公司乃至的中堅。是不是企業應該多謝包容呢?給初入社會的大學生一個就業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多得到鍛煉。而不是要求快餐化的人才,按照標準配料,但后勁不足,這比寄希望與學校與大學生要好得多。
為提供這樣一個可以鍛煉的環境,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據新華社消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臺了有關2003年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收費優惠政策,凡是今年畢業的大學專科、本科學生和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工商行政機關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費、管理費等各種費用。這又將掀起一輪個體戶發展的高潮,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億萬富豪都是高學歷者。
職場貼士:不拘泥自己所學的專業:中專、大學除了教會你一項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你的文化素質。用人單位最重視的是你的文憑、人品和能力,其次才是你的專業。只要工作是你喜歡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