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很多求職者在簡歷中都增加了“薪資期望值”這一項,如果參加招聘會,企業在收下簡歷時也會問上一句:“你的薪資期望值是多少?”那么,這個期望值究竟如何開?業內專家認為,薪資談判應注重細節。
初次談薪要注意稅后
在初次談薪時,求職者要特別注意的是,用人單位說出的月薪通常來說是包括“三險一金”等稅前收入。而求職者在談及自己的薪資期望值時,通常指的是到手的收入。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收入越高,差距越大。所以,在填寫薪金期望值時有必要在后面特別注明。
各種福利不容忽視
在供求雙方進行初步了解且有意向后,才會具體談薪資待遇問題。這時,求職者不應只了解純粹的月收入,而要向用人單位了解其薪資架構、發放政策以及各種福利。目前,各類公司的薪資政策差異較大,有的公司雖然月收入相對低些,但為員工提供諸多福利;有的公司為留住人才,將一年的收入分成14個月甚至15個月來發。這些情況求職者都要綜合考慮,而對于每個職位的描述、薪資范圍標準,求職者在“開價”時一定要慎重。
談薪最好“一口價”
在求職者中,存在談薪時一次一個價的情況。一些求職者最初沒有寫下薪資期望值,只是跟招聘人員隨口說了一下,等進入到第二輪、第三輪面試后,因為感覺用人單位對自己滿意度頗高,于是心里打起了“小算盤”,在這種心態下,有的求職者開始“跳價”。事實上,招聘人員通常會在面試中作筆錄,如果求職者“跳價”, 招聘工作人員心里很清楚,會認為求職者在把職業當作生意來談,對其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專家特別提醒求職者,一定要放平心態,當初談及的薪資期望值肯定是自己能夠接受的——因為你不可能開出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薪資,既然能夠接受,那不妨把眼光放遠一點。進入公司后,用業績來向老板證明你的實力和價值,加薪自然指日可待。
職場貼士:不要嚼舌根:兩人出差時,閑談中議論其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善于肯定別人要比喜歡挑刺更能贏得上司的好感。尤其是在背后相互議論的時候,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更能體現你的寬容、大度。
下一篇:求職:形象是你最漂亮的名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付白領的“年齡恐懼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