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不久前公布的年報顯示:公司董事長馬明哲去年的年薪為稅前6616萬元,平均每天薪酬18.12萬元,創下了國內高管年薪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中國平安的股價則由頂峰時的149.28元一路下滑,最低曾跌至48.30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接受采訪時說:“關于年薪的爭論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是合法、合規,并且得到大部分股東的同意,那么就無可厚非。華爾街的金融高管年薪上千萬美元并不足為奇。”
天上掉下“烏紗帽”
馬明哲并不諱言他由司機到中國平安掌門人的發跡史,但對其早年經歷卻談及甚少。據一位和馬明哲熟悉的業內人士介紹,“馬明哲是個苦孩子出身。”
馬明哲生于1955年12月,祖籍吉林,因父親當年參加南下部隊而舉家南遷。少年時代的馬明哲飽嘗人間冷暖,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初中畢業后,他就沒有再繼續學業,而是做了一名水電工。此后,他曾在廣東湛江地委工交政治部擔任通訊員。
1983年,馬明哲時來運轉。這年夏天,他被調往深圳市蛇口工業區,繼而擔任當時蛇口工業區總經理袁庚的專職司機。盡管只是一名普通司機,但馬明哲顯然志不在此。據媒體披露,1986年,正是他的一句“一百年后我們重操舊業好不好?”,讓袁庚對馬明哲這個“車夫”刮目相看,并當即決定“光復”早在1875年由洋務派領袖李鴻章主持成立的保險招商局。1988年3月21日,央行正式發文批準成立平安保險公司,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的“平安保險”正式掛牌成立。馬明哲終于夢想成真,被破格任命為“平安保險”的總經理。
這一年,馬明哲帶領著他的12個“弟兄”在一個并不起眼的房子里忙碌著。這13個人,就是平安保險創業階段的全部員工。一位曾經的下屬回憶說:“馬明哲平靜溫和的氣質把我們凝聚在了一起。”
平安保險最初的股權結構高度集中,工商銀行持股51%,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占了49%。受制于這樣的背景,馬明哲施展才能的舞臺非常有限。于是,馬明哲動起了腦筋。1989年,他以成立員工風險基金為由發動員工持有股權,成功稀釋了原有股東的影響力。1992年,注冊職工合股基金公司“新豪時”,馬明哲憑借職工合股基金公司派出的董事身份,完成了由總經理到董事長的轉變,公司的股權結構也逐漸變得復雜。1992年,“平安保險公司”改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第二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取得平安13.7%的股份。
對于中國平安股權結構的不斷變化,著名經濟評論家水皮曾評論說:“明明是國有的平安公司,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股權變動,居然變成了外資控股、國資一點點參股、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民營公司持股的怪胎。”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認為,馬明哲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合法、合規,無可非議的。
1993年,馬明哲開始大張旗鼓地打造他理想中的“金融帝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務院要求金融業進行分拆,實現分業經營,而當時擁有產險、壽險、證券、信托牌照的平安,經過馬明哲的巧妙運籌,反而鞏固了其混業經營的發展模式。近幾年,平安又在資本市場上“翻云覆雨”:2004年6月,中國平安在香港“整體上市”;2007年3月1日,平安回歸A股;2008年1月21日,平安公布了堪稱A股“史上最牛融資”計劃:擬進行總規模達1600億元人民幣的再融資。
業內“黃埔”出精英
在郝演蘇教授眼中,馬明哲能夠成為今天的馬明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會使用杠桿,最擅長借力發力。整合國內外的人力資源,并把每一個人才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上世紀90年代,平安突飛猛進,馬明哲卻與那批早期創業者們在很多經營理念上產生了分歧,“很多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合力并不見得非常大”。經過一段時間的權衡,馬明哲“大度”地與這些昔日共同打拼天下的弟兄們談話,鼓勵大家“往外走”。而此時恰逢很多新興保險公司籌備初期,觸摸了“職場天花板”的高管們紛紛離開平安,自己挑大梁,另立爐灶。
多年后,與馬明哲早期共同創業的人都活躍在金融保險業的前沿。其中不乏業界精英,時任保監會主席助理的袁力、新華人壽總裁孫兵、泰康人壽總裁劉經綸、太平人壽總經理何志光等等,都是在平安創業階段跟隨馬明哲打拼的功臣。這些精英把中國平安的影響力擴展到整個保險行業,中國平安也因此被稱為業內的“黃埔軍校”。
在用人方面,馬明哲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倦鳥歸巢”。從平安走出去的高級管理人員還可以再回到平安公司。平安壽險華北區總監丁當就是這一內規的受益者。他曾經被合眾人壽以280萬元年薪挖去做總裁,一年半后他又回到中國平安,并官復原職。
平安高管的高薪讓業內同行羨慕不已。在最近公布的年薪超千萬元的10位金融業高管中,除馬明哲外,中國平安還有7人榜上有名。
晨會合唱平安歌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平安大廈,這里是中國平安在北京各分公司的主要辦公地。
“他至少有兩個秘書,一個生活秘書,一個事務性秘書。北京分公司高層有兩部車,一部奧迪,另一部是老款奔馳。在北京時,他喜歡坐老款奔馳。到了他這個位置,也不在乎是不是新款車了。”一位比較接近馬明哲的員工告訴記者說。
“他是一個精明能干的領導,身材很魁梧,小眼睛,平時話語不多。因為經常出席各種會議,他多數時間都穿西裝,他喜歡穿粉色襯衫,戴粉色領帶。”談起馬明哲,平安的另一名員工說,“最初他來北京,公司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平安大廈物業也會為他開辟專梯。后來他覺得這樣太興師動眾,就低調起來,自己坐電梯上去。”
與創業初期相比,馬明哲現在很少來北京。“最近這半年,他只來了三次。”還有一位員工透露說:“他來北京時一般會在公司附近的一家超五星酒店入住,這里離保監會近,去拜見領導比較方便。每次馬總都是來去匆匆,開個會,拜見完領導后就回深圳了。”
在北京平安大廈16層,有馬明哲的一間辦公室。今年開“兩會”時,會后只要沒有其他安排,馬明哲都要來這間辦公室處理一下公司事務。他喜歡喝紅茶,有時候還和其他員工一起在平安大廈一層的快餐店訂盒飯。據快餐店的人員說,馬明哲的午餐談不上奢侈,他最常點的菜是炒雞蛋。
馬明哲為中國平安的員工定了一個規矩:8時55分到崗上班。他自己在北京的時候,只要沒有其他安排,他一般都很早就來到辦公室。為了鼓舞士氣,中國平安每天都要舉行晨會,所有員工合唱“平安之歌”。每當這個時候,馬明哲就會站在員工隊伍的旁邊,與他們一起合唱。
(摘自《環球人物》2008年5月[上])
《經營者》
職場貼士:工作是一個橡膠球,你把它丟在地上,它還回彈回來。但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是玻璃球,如果你把其中任何一個丟在地上,它們將不可避免地磨損、打上印痕,甚至支離破碎。要在人生選擇的每一個節點,跳出來,鳥瞰自己的靈魂,權衡得失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