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職場里,在同一公司,同一部門,同一團隊,“合作”兩字往往被掛在嘴邊,掛在最顯眼處。不過,一如競技體育中沒有純粹的合作與競爭一樣,同一屋檐下的人們仍然面臨著激烈的內部競爭——相當玄妙的合作關系下的競爭。
新兵與老將的顏面之爭
導火線:新人的戰斗欲
職場案例:
小王畢業后來到了一家合資公司做市場策劃助理,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下了決心要好好干上一番。但漸漸地,小王發現除了和自己一樣新來的幾名員工努力奮斗著,其他員工常常都是得過且過,策劃的內容毫無創意。小王心里有些不舒服,卻一直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然而好景不長,小王一再發現自己的方案不是被無理由地否決,就是遭受同事的“剽竊”,他明顯感到工作氛圍變了,同事之間的交流少了,請教問題時也不像以前那樣能得到真誠的幫助。小王覺得不知所措,迷惑不解。
顯然,小王是名職商挺高的新人,懂得初來乍到以和為貴,更以大局為重,不輕易破壞團隊氣氛。但不料不想挑起競爭的他,仍然遭遇了老將們的惡意競爭。莫非新老競爭,逃不掉也躲不了?
落敗原因:
一、沒有通過尋求溝通來查找原因
老將的策劃無創意,他們對待工作得過且過,而自己的方案被“無理”拒絕,受人“剽竊”,交流變“少”,提出問題得不到“真誠”的幫助……這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件與變化都來自小王個人的主觀判斷,他并沒有尋求溝通來查找原因。
初入職場的新人對職場環境并不熟悉,往往憑借一己猜測來給自己的工作環境下定義,認為某些事應該這樣,卻忽略了可能隱藏在表象背后的實情。比如,自己的方案被迅速回絕是否因為不熟悉規范的流程和框架?受人剽竊會不會是一時湊巧?等等。因此,在沮喪與迷惑前,進行溝通能了解事情的真相,消除誤以為的敵對。即便真的是自己所預料的那樣,也不用懷恨在心或郁郁寡歡,再進行一次開誠布公的溝通,把自己為團隊服務的本意說出,從而緩和團隊里敵意的氣氛。
二、自恃才高,不懂感恩
倘若小王的一切“自認為”均是事實,換了誰都不會高興,更何況自己已低調為人,顧全大局。所以,這需要一種更低調的處事心境。“空杯”與“歷練”的心態將能使新人化解怨氣。所謂空杯心態就是零的心態,把自己倒空成為一個零就不會出現自恃才高,半杯水晃蕩的處事姿態了。新人在工作經驗方面就是一個零,這樣的心態決定了面對前輩時惟有學習的份。而“歷練”心態的核心是感恩,把挫折與磨難當作一種恩賜,感謝正是發生了這些事,好讓處在積累階段的自己得以磨練,獲得經驗,為將來的應對自若打下基礎。
競技心得:
勇于溝通掃除誤解,空杯心態引導競爭變歷練。
實力員工的位子之爭
導火線:一山不容二虎
職場案例:
C與L同一年進公司,L獨當一面的能力讓她在同事間留下了好口碑。而C開朗活潑、漂亮而富有親和力,雖然能力不及L,不過人際關系不錯,對內對外常得益于此。今年年初,已工作了7年的部門經理公開了他要跳槽的計劃,并點名C和L兩人為部門經理候選人。不過,他表示需要認真考慮一番,并與管理層進行商談,謎底會在3個月后揭曉。
3個月后,當經理宣布接替他位子的是C時,周遭的同事議論紛紛,感到有欠公允。但L卻出人意料地表示欣然接受,并贊揚了C身上有著自己沒有的許多優點,認為這樣的結果很合理。L的行為引起同事交口稱贊,留下了通情達理的美名。而L的一番贊揚與理解很快傳到了新任經理C的耳朵里,C其實也明白自己的業務能力不如L,升職靠是更多的是人際關系。因此,原本就對L有所歉意的C,更加深了內疚。于是,第二年的績效考核,正是C的批示使L得到了最高幅度的加薪,而L的優異成績也最終引起老板的青睞,被調至另一個部門當主管。
案例中的C與L沒有經歷直接的“晉升比賽”,而結果宣判了C的勝出,L的落敗。但晉升失敗的L對晉升結果的良好態度卻使得她的事業峰回路轉。
制勝理由:
一、坦然面對失敗
既然結果已定,對結果的討論已沒有任何的意義。L雖然郁悶,但她馬上淡定心態,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C成功晉升的理由。其實老板絕對不會輕率地晉升誰,誰上誰下,誰走誰留,都會有他們的評判標準,表面上看似不公平,背后很可能有著它公正的一面。更何況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優點,這時潛心分析將會收獲頗豐,也會對老板的用人理念有更好的拿捏。
二、人際的力量
貌似相安無事的職場,卻常為利益起沖突。晉升意味著權力,很多以此為目標的人們各顯神通,十八般武藝全都耍一遍。但反過來,這時也是表現超脫人格魅力的好時機。L晉升未果后的贊揚與誠懇,贏得了同事敬佩的目光,也使得自感在這場晉升中獲勝的C為之內疚。最終,C的內疚轉成行動,在事業上對L進行了補償。
競技心得:
晉升與否只是眼前,人際關系才是長遠。
來源:羊城地鐵報
職場貼士:工作不該只是“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權宜之計,而是發揮、體驗自己內在價值的最佳場域。在選擇進入職場時,應該抱持謹慎、并將此份工作視為終生職志的態度來看待,才能樂在其中、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