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首鋼集團總經濟師毛武博士在王育琨新著《全球化之舞》序中提到一則西方諺語:如果牢記過去,你會失去一只眼睛;如果忘掉過去,你會失去兩只眼睛。看了《全球化之舞》,我的啟示是,只有認清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內在邏輯才會生出使企業全球化戰略走得更遠的第三只眼。
這第三只眼是王育琨在幼小而睿智的女兒幫助下找到的,裝書的袋子是可以裝保齡球的,因為我們是有過去經驗積累的大人,在大人的概念中裝書的袋子只能裝書,裝保齡球自有裝保齡球的工具,因為牢記過去,我們失去了第一只眼,袋子只是個容器,“裝書的袋子”是我們過去的經驗給貼上的標簽,這只是規則,而且是我們熟知的過去經驗基礎上的規則,更不是規律,因為忘記了過去的過去,我們再次失去了第二只眼,兩只眼睛都失去了,第三只眼睛如何生長!中國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太多的雄心壯志,但是沒有第三只眼,如何成就全球化未來。
《全球化之舞》是王育琨用第三只眼寫就的中國企業全球化之路的內在邏輯。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邱斌教授與我聊天時說過,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僅僅停留在二維層面,永遠走不出兩只眼的迷宮,就像一枚硬幣落在地上,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正反兩面,站在地上只是我們難得一遇的萬一,中國企業在過去的發展進程中積累了一萬條經驗,但是,全球化卻是我們萬一的開始。過去的經驗無法解釋我們目前出現的癥狀。這需要第三只眼,《全球化之舞》是第三只眼看中國企業全球化路徑的成果,書中全球化戰略思想閃爍著理性的光芒。如:“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回道路,常常是達到目的的捷徑。”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中往往缺乏前期漫長迂回的耐心,萬丈雄心因為沒有前期迂回的基礎,全球化不成而失去家門口的市場。
華為、聯想、海爾、TCL、順馳、中海油、中石油、寶鋼等都是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的領軍團隊,指導各自全球化戰略的靈魂不一,所以方法、路徑不一,誰擁有了第三只眼,多年后才有定論,我一直在關注華為的動向,研究過任正非多年累積的講話稿和華為基本法,我非常贊同王育琨在《全球化之舞》中對任正非旗下的一根筋企業華為的看法,也許正如書中所預言的,多年以后,華為是中國企業全球化規則的制訂者,因為華為不光是一群有著兇狠團隊精神的土狼,更是兩只眼像兩只小手電筒的野貓,我相信王育琨來自第三只眼的預感。
我是看了王育琨在博客中國貼出的《任正非為什么拋棄了〈華為基本法〉?》專欄文章,認識了王育琨在戰略思想上的價值,與他取得聯系后,才知道他更是一個極具草根情懷的管理學者,看了他的《全球化之舞》,對王育琨來自第三只眼的企業戰略智慧有了更深的認識,匆匆感言于此。
職場貼士:作為一名員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勞”,而是“功勞”。
下一篇:職場友誼,優勢還是負擔?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4大手段贏得交際親和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