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當年,在大學畢業聚餐的時候,一位在我們班進修的過來人說,你們到了單位后,一定要夾著尾巴做人,不然最后吃苦頭的都是你們自己……。那時很多人聽了都不舒服,不以為然,現在,經過了多年職場生涯,想想那時我們大多數人是不懂事的,從大學到工作單位,絕對有很多需要我們改變和學習的。
忠告四:對不了解的事情,請務必三緘其口
相鄰的部門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原先上級答應給該部門的獎金擱置了。于是各種猜測紛起,有一天我聽見有個不新不老的新人(說他不新不老是因為該人年紀不小了,但是剛進單位)對大家說,公司領導得了紅眼病,看他們工資高了所以不給他們發獎金了。后來該人又在多種場合散布這樣的言語,說得一本正經的。讓人覺得此人怎么這么幼稚,獎金發不下來,可能有多種原因,對于不了解公司上層運作的底層工作人員,在無法知道真實情況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胡猜亂說,以免給自己造成被動。后來情況下來了,是他們部門資金出了差錯,獎金還是發下來了。任何行業或單位都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有一些內幕是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閉嘴和看。
還有一件事,我所在的部門曾經來了個新人,這個部門在單位里不是核心部門,經營狀況也不好,當然獎金什么的都不理想,新人來后就打聽收入等等情況,老員工自然有牢騷,說這里是最差的部門,這樣新人心里就留下了陰影,并與與之同時期進來的其他部門的新人傳播。
我的理解是,新人剛到一個地方,對周邊的了解多是停在表面上的,老員工有牢騷可發,新人就不可以,因為老員工對部門有貢獻,而且老員工在部門很多年,是家里人,說些過激的話沒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們還是很團結一致對外的,新人剛來,什么都沒做,就不應該說三到四。后來,該新人在偶部門待過了很長一段尷尬的日子才慢慢與大家相處好起來。
在某些年代悠久的老單位里,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同學,甚至親家關系,他們之間既有利益沖突關系,又有長期的感情依戀,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好貿然介入矛盾當中。有時你聽見一個老員工在對另一個罵罵咧咧,其實他們私下可能是非常好的私交關系,新人貿然伸張正義,輕者可能被當做人來瘋,重者就是張狂了。
有這么一個例子,某個部門一個MM失蹤已久突然回來,部門要對其處分,部門開大要大家表態,結果MM哭得梨花帶雨,說是因什么什么原因沒有與單位聯系的(其實是帶著單位的產品到南方干私活去了)。部門里分成了兩派意見:一派主張處罰,一派主張算了。當時,有位新人心地單純,動了惻隱之心,竟然說MM也沒給單位帶來損失,那是她個人隱私不應該處罰。于是新人留給領導這樣一個印象:一點是非觀念都沒有,老成世故。
職場貼士:有新入職的同事到來時,不妨當面遞上一張自己做的卡片,除了自我介紹之外,再附上一段你的祝福語,簡簡單單,就贏得了別人的心。它的好處在于你以后的工作中,都會得到大家不遺余力的幫忙。幾句溫暖的話就可以收買到人心,為自己輕松編織一張人際網,占盡了主動的先機,何樂而不為呢?
下一篇:職場:聰明女性為人處世的十大秘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白領放棄工作選擇在家 只因厭倦同事間人際關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