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一些服務行業曾針對員工不時受冤枉、遭謾罵甚至被砸傷等頭疼事,設立了“委屈獎”,有效平衡了員工心理。如今,這一獎項還存在否?他們把“委屈獎”引向了何方?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幾家當年“委屈獎”叫得響的服務行業。
供電局還在推廣“委屈獎”
據了解,桂林供電局這么多年一直堅持頒發“委屈獎”,并由最初只頒發給一個對外窗口部門擴展到多個部門。5月27日,該局紀檢監察室唐主任告訴記者,他們頒發“委屈獎”始于2001年,經過多年積累的經驗,也并不是每個受委屈的人都能得此獎項,而是按每個窗口工作人員5%的比例評選,獎金也從50元提高到了100元,但仍是以精神鼓勵為主。
據悉,1998年10月,該局成立電力故障報修中心,對外有兩部熱線電話和一部內部聯絡電話。當時,由于供電系統給市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市民一遇到停電,就打電話來責備。局領導要求接線員:不能在電話里與客戶爭吵。很多接線員經常是一邊接電話,一邊流眼淚。
曾3次獲得“委屈獎”的黃曉說,停電不少時候是大熱天,客戶脾氣大,罵得很難聽。由于高壓線路發生故障,需要修理的時間較長,市民就不斷打電話來催,碰上3部電話同時響時,她都不知接哪一部是好。她說,很多時候,她總是一個人在辦公室哭完后才回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局領導從錄音電話中調出她們與客戶的對話,領導深受感動。2001年5月,該局第一次給值班的所有接線員頒發了“委屈獎”。
深圳車隊新設“委屈獎”
5月下旬,柳州客運段深圳車隊為一名列車員頒發了“委屈獎”,獲獎者屈莉說:“真沒想到,受了委屈還有獎呀。”據悉,去年12月11日,L106次從廣州站剛開車,一位中年婦女找到14號車廂列車員屈莉,稱自己頭暈不舒服,需要打開車窗透氣。屈莉耐心解釋,列車是封閉空調車,現是冬季取暖季節,不能開窗,勸旅客可到邊門處透透氣。哪知旅客見要求沒得到滿足就破口大罵,屈莉感到很委屈,但她強忍著眼淚,微笑面對旅客。最后,列車長陳海寧及時趕到勸解旅客,并為她找來治療頭痛的藥,這才化解了矛盾。事后,屈莉卻在另一節車廂大哭了一場。
后來,列車長將屈莉受委屈的事情匯報給車隊領導,車隊負責人認為,列車員這樣忍受委屈,應讓她在工作中找到心理平衡。于是,屈莉就成了該車隊首位獲“委屈獎”的列車員。
郵政局“有獎投訴”取代“委屈獎”
5月30日,記者來到桂林最早設立“委屈獎”的桂林市郵政局,得知該局早已用客戶“有獎投訴”取代了“委屈獎”。
據該局監督檢查室一位姓陶的工作人員說,以前的客戶素質較低,罵臟話、吐口水、打職工的事時有發生。該局中中營業處營業員秦臻毅在上班時,曾被顧客用臺燈砸傷頭部。后來,該局公開發文、開大會,隆重表彰了3名在工作中受委屈的員工。郵政、電信分家后,這一獎項停發,原因是曾獲“委屈獎”的員工都已轉正,有的還成為了局里的骨干或中層干部。于是,從1998年開始,該局開始設立“有獎投訴”,鼓勵用戶監督該局的各項服務工作。當用戶打電話來投訴時,記下對方的聯系方式,等事情處理完畢,回寄給對方一張“有獎投訴活動回贈卡”,憑此卡還可在每年的“世界郵政日”進行公開抽獎。
該局辦公室一位姓趙的工作人員說,實踐證明,“有獎投訴”讓客戶更關心和支持郵政事業,比被動頒發“委屈獎”更好。
職場貼士: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