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青春飯”不能說不是正當的職業,但因為總是與外貌體型聯系起來,便讓人覺得和高尚職業沾不上邊。不少高薪白領麗人從事的都是青春職業,如文秘、公關、領班、模特等。這些職業的特性決定了其職業的短期行為,隨著年齡、學歷、閱歷的增長,白領麗人人心思動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現代意義的青春飯遠遠超過了上述這些,“青春飯”正在升級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青春飯”的外延擴大了
與過去相比,現在意義上的“青春飯”已經不再限于傳統的服務、娛樂等行業了,像IT業程序員、公關、促銷員、時尚類記者等構成了新的“青春飯”群體。他們大都年輕、精力充沛、有活力;思想前衛,不盲從他人;收入較高,過著令人羨慕的小資生活。歸納起來,大致可分以下幾種類型——
興趣引導型:這類青春飯吃起來不容易,但因為是自己想做的,便充滿了樂趣。
經驗積累型:經歷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很關鍵,新青春飯雖然“短壽”,但卻可以為以后的成長、成功積累不少有用的經驗。
積累關系型:人力資本是現代社會最大的資源之一,屬于新青春飯的很多職業能幫助從業者建立起自己的關系網。
對吃“新青春飯”的人來講,外貌根本構不成威脅,但與傳統青春飯相同的是,新青春飯揮霍的也是年齡、體力和精力,當青春不在的時候,便要改弦更張,另謀出路。這就逼著從業者要未雨綢繆,要吃著自己碗里的,看著別人鍋里的。在這些新青春飯的人中,能做到“步步高”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征:注重學習修養,強調創新拓展,危機感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青春飯”的周期決不是30歲
隨著年齡增大,已習慣了吃“青春飯”的人應該何去何從,大多數全然不知,眼前茫然一片。
最近,有關權威部門對238名白領女性青年做抽樣調查時發現:現代白領青年女性的職業流動意識與行為明顯高于男性。抽樣調查顯示:有過1-2次跳槽經歷的白領女性為45%,而同期白領男性青年則為31%,白領女性的跳槽比例大于男性14個百分點,究其原因,主要由年齡產生的危機意識,甚至恐懼心理,這在接近30歲或過了30歲的女性白領中尤為突出。當公司又進來一些青春小姐、當自己還沒有晉升到一定職位,她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生發許多恐懼情緒。這就是在女白領中流行的“年齡恐懼癥”。
職場貼士:一些事可嘗試不去計較,所謂難得糊涂,用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