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演員在扮演搶劫犯時感到內心恐懼嗎?女演員扮演一名街頭“紅燈”女郎感到羞愧嗎?同伴之間表演“推銷”小品時感受到羞怯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在演練,如果他們就是上述的生活中的“三種人”,他們肯定會感到恐懼、羞愧、膽怯。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都隨時想到我是怎樣一個人,我的地位、身份、能力、狀況,這就形成一個人獨特的行為障礙。
行為預演是從具體小事做起,增加一些如頭抬一點,笑一笑,大叫一聲,揮一下手勢,說一聲“不”等行為。不知情的人會覺得既無意義又煩人,其實這些看來沒有多大意義的小事正是形成你的果斷性格的開端,會追求到自信的感受,幫你說出你想講的話。
美國歷屆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對答如流、幽默詼諧,正是運用了“行為預演”這種心理技巧。在開會之前總統總是先把新聞助理及主要政策顧問找來,這些人會提出從預算到外交上的“熱門”話題,總統試著回答,再由顧問們補充、校正,從而使總統在真正面對記者時能應付自如。
一個人要外出交際時,可以先問問自己最怕什么人?再問問自己怕到什么程度,如手抖、驚慌、臉紅、出汗等。特別是注意害羞時的語言表現,是口吃、打頓、聲音小還是說不出話。然后在屋子里鏡子前裝出真正害羞的樣子,自己看一看是不是好笑、可憐,必要不必要。然后做出不害羞的樣子,裝著灑脫、無所謂甚至玩世不恭的腔調,體驗是什么滋味。要注意手臂、臉部表情的自然和放松,然后把你害怕的人物想象在面前,體驗一下面對面的滋味。想象一下與真人見面時,開頭應說的幾句話的內容和聲調,這樣的行為預演肯定會對你大有幫助的。
行為預演也可以把未來場面上可能會出現的多種情況下如何應對的語言先寫在紙上,反復練習熟記,到時候可以恰到好處做出回答。
職場貼士: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