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喜劇演員,他們卻有著更多的心理痛苦。他們在表演中迷失,甚至為自己感到惡心,幾乎不看自己的影片。
在觀眾心目中,喜劇明星是與笑聲相連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也許抑郁與他們結合得更緊。近日,美國喜劇大師金·凱瑞主動告訴媒體,他其實是一名長期的抑郁癥患者。無獨有偶,同時陷入抑郁癥風波的,還有英國的憨豆先生羅恩·阿特金森,以及意大利喜劇演員薩多·帕爾拉。
這些喜劇明星的抑郁源自何處?面對抑郁,他們又在做著怎樣的掙扎?
絕望中的滑稽表演
從外表看,金·凱瑞一直樂觀開朗,但他帶來的笑聲僅僅是別人的,留給自己的是長期難以擺脫的心理低潮和郁悶。他坦言已經服用抗抑郁藥很長時間,然而這種藥物并沒有徹底治愈他的病癥。
他說:抑郁癥襲來時,你就會感到很絕望,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段時間過后,你就感覺一切都恢復如常,又可以正常上班,向人們展露你的微笑。藥物會讓你在一段時間內忘記煩惱,但用不了多久,你仍然像吃藥前一樣心緒不寧,而且可能會更加煩躁。
聽了他的話,許多人會問:一名抑郁癥患者,何以演出那么多優秀的喜劇?一個自己不快樂的人,怎么給別人制造快樂?而金·凱瑞的回答出人意料:這種喜劇才能完全來源于--絕望。
金·凱瑞有著不愉快的童年。他的爸爸是薩克斯管演奏家,但在51歲時失業,由于家里貧窮到極點,他常常感覺不公平,氣得想打人。貧窮也改變了金·凱瑞的一生。16歲時,他不得不輟學,而媽媽一直身體不好,長期臥病在床。金·凱瑞為了使躺在床上的媽媽舒服一點,表演著撞墻、從樓上摔下來的滑稽動作,甚至向蟑螂祈禱。
正是為了取悅和安撫家人,金·凱瑞造就了自己卓越的喜劇天賦。但那些陰影也一直在他心中,伴隨他成長。他后來告訴人們:做事情需要動機,而絕望是學好任何事情或創造任何東西的最有利因素。
學會享受 無欲則剛
由于長期受到抑郁癥困擾,金·凱瑞開始嘗試用一切方法獲得解脫。現在他正不斷地從精神生活中吸取力量。他還擁有自稱為宇宙中心的小天地,不時和好朋友聚會。
他解釋說,自己的生活哲學就是:享受現在的生活,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像個小孩子一樣盡情地去享受生活,做真實的自己。金·凱瑞說,自己既是佛教徒,也是基督教徒,同時還非常欣賞老子的道家哲學,甚至喜歡上靜坐獨處和清心寡欲。他的一系列顯著變化讓朋友很擔心:長此以往,他是否終有一天會變成出家人?
朋友們覺得,金·凱瑞是因為喜劇演得太多,經常在人前耍寶獻藝,以至于產生自我迷失的感覺,所以要修身養性,找回自我。而金·凱瑞的理解是:接觸中國的道家文化后,深受無欲則剛思想的影響。他說,這是一種犧牲,要放棄并遠離讓你產生欲念的事物。
言語中已頗有些正宗道家的味道。不過他也明白,心中仍有欲念,所以他放棄一些日常享受,盡量回歸單純: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平時最喜歡待在家里讀書和沉思。他現在不但不吃糖、奶制品與加工食品,還謝絕各種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更別提抽煙。他家的擺設也很簡單,因為他覺得,擁有的越少越好。
面對記者,金·凱瑞振振有辭:道教告訴我們,不能縱欲放浪。并舉例說,即使蛋糕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
憨豆先生很受傷
除了金·凱瑞,另一位喜劇名角憨豆先生羅恩·阿特金森近期的抑郁癥也鬧得沸沸揚揚。前段時間有報道說,他因抑郁癥住院治療,后來憨豆先生表示這些報道言過其實,屬于侵權,還要求了賠償。但他那段時間確實處于低落和抑郁的狀態,因為他的新片《憨探奇案》公映后,被影評家和媒體批得體無完膚。
片中,阿特金森扮演一名英國秘密特工,在調查女王皇冠被盜案的過程中洋相百出,卻總能逢兇化吉,最后憑借僥幸完成任務。影片上映后,媒體批評他的表演粗俗不堪,嘩眾取寵,依然沒有擺脫靠賣傻吸引觀眾的戲路。這個結果讓阿特金森很受傷。
和以上兩大明星一樣,許多喜劇明星擁有習慣性的笑容,卻沒有內心的快樂。像美國家喻戶曉的黑人喜劇明星比爾·科斯比,在出演喜劇之余,卻很少歡笑。他的表現更多的是沉默,是思考。他熱衷于對社會現狀的關注和討論,以此找回自己。
喜劇散場后,人群在滿足中離去,誰會留意舞臺中央那個孤單的人?作為喜劇演員,他們有著更多的痛苦。他們要犧牲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本相,甚至以出洋相的方式來取悅觀眾。他們在演出中迷失,甚至還為自己感到惡心。很多的喜劇明星幾乎不看自己的影片,他們的家人也很難接受他們以各種作怪方式來追求事業成就。如此想來,金·凱瑞們的笑容怎能不抑郁?
職場貼士:有時候,對你而言,結束一件一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可能不如望向窗外發一小時呆來得有趣。客戶的電話非今天打嗎?不如先和朋友在MSN上聊幾句,因為明天他就出遠門了,而客戶大概明天還在本城吧!如果明天客戶不在,周五相信他一定在辦公室里,不如索性周五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