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越來越“偏愛”高學歷,專家呼吁市民“知足常樂”
曾經,他們是學校里的優等生、生活中的佼佼者;現在,他們卻飽受孤獨之苦,成為抑郁癥的犧牲品。近日,記者零距離接觸這些患有抑郁癥的人 們的生存現狀,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無助的眼神與熱切的希望。
昨日,記者從沈陽精神衛生中心獲悉:根據最新流行病調查結果,名牌大學罹患抑郁癥的大學生達到學校總人數的35%,抑郁癥越來越“偏愛”高學歷、高智商人群。
灰色鏡頭1
怨父母,她揮金如土
今年19歲的蘭蘭(化名)自幼聰穎、家境富裕。她的父母是房地產開發商,工作繁忙很少顧及女兒的學習、生活。但是,蘭蘭的父母很注重每次考試的結果。如果考試成績優異,他們會給予女兒巨額的金錢刺激;考試成績不好,他們則對女兒連打帶罵。蘭蘭無法承受長期的心理折磨,在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罹患“精神分裂癥”。從此,蘭蘭一改往昔的溫順,不斷打罵父母。蘭蘭為發泄心中的郁悶,終日一擲千金、揮金如土。
灰色鏡頭2
追學業,他遭母針刺
經過記者的再三請求,小偉(化名)緩緩亮出針孔密布的雙臂。這名男孩來自貧苦的單親家庭,他的母親望子成龍,異常嚴厲地管教兒子的學習。如果考試成績不好,母親便會用鋼針刺扎小偉的雙腕,任憑小偉哭喊也無濟于事。
結果,這個手臂滿是針孔的男孩終于完成了母親的夙愿——考取國家級重點大學。在人才輩出的大學校園,小偉的成績始終處于中下游,他卻偏執地認為“他們都沒有我學習好,我才應該獲得獎學金”。在大學四年里,小偉重復做著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多次撕毀學校張貼公布的獎學金獲得者名單。日漸迫近的就業壓力,使小偉的抑郁癥迸發。
灰色鏡頭3
為愛情,她選擇獨舞
作為一名全國知名學府的研究生,娜娜(化名)始終備受眾人的關注與羨慕。然而,她在陷入一場愛情的洪流后,卻痛苦得無法自拔。從小學到高中,娜娜始終是學校的尖子生。當她成為全國知名學府的研究生后,這名女生與同班男生開始了幸福的初戀。一場風花雪月卻沒有帶給她幸福一生的承諾。畢業以后,男友匆匆返回杭州,娜娜也如影隨形。由于娜娜遭到男友母親的排斥,這段感情之旅就此擱淺。由于無法忍受人生中第一次挫折,娜娜終日以淚洗面,最終成為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
驚人數字
三成名牌大學生患抑郁癥
昨日,記者從沈陽精神衛生中心獲悉最新流行病調查統計結果:在中國大、中學生之中,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20%以上。其中,初中、高中、大學的抑郁癥患者人數分別占其總人數的16%、18%和24%。“流調”結果表明,名牌大學中罹患抑郁癥的大學生達到學校總人數的35%,抑郁癥越來越“偏愛”高學歷人群。記者從解放軍463醫院神經外科獲悉驚人消息,該院診治的510余例抑郁癥患者中,竟然有70%以上的患者是在校學生!
流行病調查統計表明:大學生容易存在心理不良反應和適應性障礙,相當數量的在校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有些學生甚至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因為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導致休學、退學人數占患病總人數的30%左右。
專家支招
預防抑郁癥要知足常樂
解放軍463醫院神經外科王連仲主任向記者吐露,學生出現抑郁癥主要有四種原因。由于無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能與老師、同學和諧相處,最終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還有一些學生尚未形成正確的戀愛觀,一旦失戀便會迷失自我;來自學習、就業的強大壓力,使發生心理障礙的學生人數驟然增多;個別學生人格方面的缺陷,造成他們自卑、自閉的性格,甚至無法應對生活中的微小挫折。
職場貼士:簡歷“薄-露-透”。薄:用文本格式1頁紙把自己交待清楚;露:把自己的個性表現出來;透:把自己與職位的關聯點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