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姐打電話給報社咨詢,說她非常喜歡茶藝,想參加一個茶藝師的培訓班,將來好在茶樓做上喜歡的工作。經過四方打聽,卻無法找到這樣的培訓班。記者聯系了多家企業卻紛紛告知沒有這樣的培訓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在網上發布的培訓信息有茶藝師培訓的培訓機構,卻被告知該機構因為招不到學員,這個培訓班一直沒有辦起
來。
據介紹,早在1999年國家勞動部正式將“茶藝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1800種職業之一,并制訂《茶藝師國家職業標準》。在北京、上海中高級茶藝人才可謂市場中的“搶手貨”,各大茶葉公司、茶樓、涉外賓館把擁有茶藝師資格者看作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專業培訓的茶藝師往往能得到消費者信賴,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但在武漢茶藝師為什么卻頗受冷落呢?武漢市勞動力市場的李永洪主任介紹,武漢市的茶藝師培訓備受冷落主要緣于以下三個原因:一方面,茶藝師作為一個新行業,人們對其的認同有一個過程,雖然屬于餐飲行業,但比餐飲服務的要求要高,比如要求會懂茶道,會彈古箏,還有相應的藝術要求,茶藝師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其次,價格是制約因素。學茶藝的成本較高,買個古箏就得花費1000多元,再加上學費,學下來至少得三四千元。另外,對有些用人單位來說,多半是以師帶徒,因為物以稀為貴,許多用人單位還必須向培訓單位付費,用人渠道不暢通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
職場貼士:金融家J·B·富卡通過電話集中做生意,發了大財。他最重要的策略是在打電話之前把要說的話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