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長河中,你一定受到過無辜的傷害,你會難過、憤慨,因為你本不該受到這樣的傷害,這種傷害會深深地根植于你的腦海里,似海潮中的暗礁,當潮退霧散時,便顯現(xiàn)出來,不時地刺痛你的心,此時,能夠阻止這種“刺痛”的力量就是——寬容。
所謂寬容,就是對自己或他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過失、過錯采取適當?shù)摹皽p壓政策”,以防止事態(tài)擴大和矛盾加劇,避免產(chǎn)生嚴重后果。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于改善人際關(guān)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大量事實證明,不會寬容別人,常常處于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內(nèi)心的矛盾沖突或情緒危機難于解脫。
美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威廉斯博士曾對250名醫(yī)科大學生進行25年的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抵抗、敵視情緒”較強者死亡高達2·5%,而且心臟病發(fā)病率是其他人的5倍。因此,你若能與寬容同行,你就會擁有健康和歡樂。
然而“與寬容同行”談何容易?有人認為,寬容是不公平的,寬容者的“理智”行為看起來是那么的不自然,甚至被別人看做是軟弱可欺。如果大家真的“以牙還牙”地去報復,那我們的生活氛圍將會是什么樣的呢?冷漠、戒備、懷疑……這樣的生活能奏出歡樂的樂章嗎?而當你一旦寬容了別人,心理上經(jīng)過一次巨大的轉(zhuǎn)變和凈化過程后人際關(guān)系便會出現(xiàn)新的轉(zhuǎn)機,諸多憂愁煩惱便可煙消云散。有人說“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谷粒”。這是千真萬確的。寬容就是忍耐,惟有寬容,才能撫平人們心中的陣陣傷痛,愈合昔日的傷口,打開一道通向永恒的大門。
寬容里包含著愛,它包括尊重和體諒。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來看,人要生存,就要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此時不妨作個換位思考,或許傷害你的人,也是要生存,或許是要生存得更好一些?而我們不也是為了生存得好一些嗎?
寬容里包含著愛,它包括真誠和給予。將自己坦誠地交給他人,也會使他人由衷地獻身于你。巴爾扎克說過,靈魂要吸收一顆靈魂的感情來充實自己,然后以更豐富的感情回送人家。人與人之間有了這點美妙的關(guān)系,心靈才能充滿生機。當大家與寬容同行時,人際間就會產(chǎn)生一股足以融化冰峰的暖流……使人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融洽、和諧,社會向更美好的方向發(fā)展。
生活中應寬容的事件多多。每天上班,面對電梯廂超載擁擠的狀況,不急不惱,轉(zhuǎn)身去爬樓,既活動又健身,不亦樂乎!戀愛受挫,不自怨自艾,不銜恨報復,多檢點自我不足,期盼“春風又綠江南岸”,不亦樂乎!官場失意、股市被套,不患得患失,報以平常心,“名利水中月,榮辱天外云”,從煩惱中自我解脫,不亦樂乎!落聘下崗,目標受挫,不跳樓,不罵娘,“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壞事可能變好事,笑到最后還是我,不亦樂乎!唐代高僧寒山有詩云:“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答,卻是得便宜。”如此的寬容,已經(jīng)到了修身養(yǎng)性的高深境界,揣摩玩味,不亦樂乎!
寬容是一個人從大處著眼胸襟豁達的的高尚思想境界及寬以待人的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反映,是人際交往中的積極因素。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人的一生是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別人有些過失,若能予以正視,并以適當?shù)姆绞脚u和幫助,便會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一蹶不振,努力從中吸取教訓,重新?lián)P起工作和生活的風帆。
寬容,不是膽小及無原則的寬大無邊,必須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會的基礎上,必須遵循法制和道德規(guī)范。對于極少數(shù)蠻橫無理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心慈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tài)度。
寬容,對人對已都可成為一種毋須投資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乃至事業(yè)成功,都是頗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鄰居……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職場貼士:職場上沒有永遠的問題,只有永遠的將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