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初學經濟學的人來說,經濟學是很美妙的。因為我們把生活中許多難解的問題用經濟學原理一解釋,便發覺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
人從懂事開始,就會經常考慮一個問題: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該怎么衡量等等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式,但一個人很難用自己的觀點說服另一個人。如果我們用經濟學上流傳甚廣的一個幸福公式來說明,多數人會覺得非常有道理。這個公式是這么表述的:
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指人的滿足程度,欲望是指缺乏的感覺和求得滿足的愿望,這兩個都是學習經濟學最先接觸的概念。如果一個人獲得的越多,他的幸福感就會越強;如果兩個人獲得的一樣多,欲望小的那個人肯定幸福感更強。瞧瞧,三言兩語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你說經濟學多奇妙。
如果你打算求學或深造,事前你一定會打打算盤。你算的方式無外乎你讀書期間支出多少,畢業之后可增加多少收入之類。不過如果你僅僅考慮這兩個方面,你可能會做出對你不利的選擇,因為你少算了一塊很重要的東西——機會成本。你因為讀書會喪失很多賺錢的機會,這段時間里你如果把去學校的時間花在賺錢上,你可能會增加一筆收入。最近幾年這個問題更加突出。許多本科生畢業后想繼續讀研究生以增加預期收入,誰知道許多人非但喪失三年可能獲得收入的機會,畢業后的工作壓力更大了。這才真叫得不償失。
職場貼士:面試技巧:面試時無論是坐硬椅子,還是坐軟沙發,都應保持輕松自如的坐姿,雙手最好平放在腿上,雙眼平視 主試人,最忌諱的坐姿就是把腿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