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單身一族王穎,在中國聯通四川分公司工作,一份不錯的收入支持她買了房,報了兩個專業進修班,忙里偷閑,她還會去健身房運動一把。王穎告訴記者,她每月的工資幾乎都消費了,但這樣的生活讓她覺得很充實。
據記者了解,在成都和一些區域城市,像王穎這樣過著“小私”生活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買單身
公寓,開私家車,請私人健康顧問、私人健身教練、私人設計師……獨立的經濟收入讓她們享受著“掙錢買花戴”的愜意。“單身女子經濟”繽紛出現,使市場營銷人士興奮不已,因為他們看到一群最容易被廣告業、娛樂業和媒體“牽著鼻子走”的人,而且勢力越來越大。據資料顯示,“為她服務”已成為西方服務行業目前流行的經營策略。對于單身女子經濟,國內專家分析認為,她們無論是從消費觀念到消費水平,都已成為拉動都市時尚消費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成都市一家專門為女性美容、休閑服務的俱樂部負責人張力肯定地說:“‘單身女子經濟’產生的效應不亞于‘結婚經濟’。”有分析認為,單身女子階層主要指27歲以上未婚或離異的女子群體,她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薪水足夠讓自己不時地揮霍一下。她們有花錢的激情和沖動,只要對胃口,一擲千金是常有的事。單身女子用于“個人成功”的投資要高于已婚的同齡女性。她們熱衷于考注冊會計師、注冊律師、評估師等,為此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在交友上的費用高于同齡的已婚女子,經常出現在各種熱鬧時尚的場合。她們選擇買房、買商業保險等,作為投資兼保障的方式。
這一頗具潛力的市場,正吸引越來越多商界人士的關注,有的商家已成功搶占這一充滿機會的消費領域。如單身女子會館、單身女子休閑驛站等。成都的一些房地產商,已提前感受到單身女子的置業熱情,轉換了以前只把家庭作為購房主要人群的開發思路,有意地向單身女性人群側重,比如推出小戶型、單身公寓等。據記者調查,成都的單身女子大多有在能力范圍內為自己購置一個“溫馨避風港”的需求,一為過渡居住,也可當作投資。一些針對單身女子的服務場所開始在成都出現。大量女性雜志、女性暢銷書大張旗鼓地占據報刊書市。
職場貼士:投遞簡歷:不要以很高的頻率發送簡歷,避免在一周之內重復發送至同一家公司,這樣很可能引起招聘單位的反感,讓大好的工作機會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