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婦女兒童研究中心年會暨婦女兒童發展研究會上獲悉,身處多種文化交匯前沿的僑鄉婦女,受教育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參與社會勞動的意識增強,人生觀念、生活態度有了多元化的發展。
教育:中學程度居多 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去年初,江門市成立了婦女兒童研究中心。
該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江門市婦女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到高中居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被訪問的534名江門女性中,小學教育程度的占9.3%,中學程度的占5 8.9%,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31.8%.而廣東省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中專以上的占14.7%,大專及以上的占2.7%.兩相比較,不難看出江門女性的受教育程度遠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事業:逾八成女性有工作 反感“女強人”的稱呼
調查數據同時顯示,參與社會勞動的婦女占調查人數的82.9%,婦女就業結構多樣,就業渠道也在拓寬,在就業的婦女中,行政干部占5.3%,技術人員9.6%,白領8.9%,教師12.2%,個體戶17.7%,一般職工30%。
有42%的被訪女性認為事業是女性最大的保障,選擇家庭的占32%,而選擇丈夫、子女的分別占5.4%和8.3%.有29.2%的女性認為工作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有27.7%的女性認為參加工作可以在經濟上獨立。53.3%的被訪女性覺得如果可以選擇,會選擇當職業女性,工作已經成為她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結果充分顯示五邑地區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的積極性。
盡管大部分女性都認為參與社會勞動是自己的基本要求,但被問及是否希望成為“女強人”時,近90%的被訪者采取了否定的態度,且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對“女強人”這一稱呼的反感。究其原因,她們往往認為“女強人”與傳統的賢妻良母是相對立的,因而采取排斥的態度。
婚戀:不把婚姻當出國跳板 無合適對象寧可獨身
眾所周知,江門擁有豐富的華僑資源,借助涉外婚姻出國曾經是眾多五邑女性的追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度成為許多年輕女性的想法。時至今日,江門的女性已開始理性對待婚姻、慎重對待出國問題。僅有0.09%的婦女表示會“想方設法出國”,而有21.7%的女性認為國內比國外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所有的被訪對象中,年齡在20—30歲的未婚女性比例高達79.8%,她們對婚姻抱有較高的期望值,對美滿幸福的婚姻充滿渴望,但同時她們也表示如果沒有合適的對象,獨身也無妨。這表明僑鄉女性開放又謹慎的婚姻態度。有41%的女性認為生育與否并不重要,女性即使不生育也不會被社會歧視。78.8%的女性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生男孩子并不比生女孩子更具意義。高達90%的被訪者表示贊成國家現今推行的計生政策,晚婚晚育、優生優育成為大多數女性的生育原則。
家庭:大事夫妻共同作主 多數認為家庭重于工作
調查還顯示,在家庭事業的決定權方面,對“購買高檔商品、大型農機器”的經濟支配權,53.3%的被調查對象是由夫妻雙方共同決定的,城市的比例是60.2%.在決定投資或貸款、買房或蓋房的事情上,妻子參與決策的比例分別是64.5%和72.7%。在孩子的升學、就業方面,夫妻共同決定的比例高達73.1%;在從事何種生產的決策上,由夫妻共同決定及主要由妻子決定的比例高達72.5%。
調查中,有67.9%的女性在面臨家庭和工作產生矛盾時,會先取家庭后取工作,僅有6.36%的女性選擇“完全放棄工作”,3.37%的女性選擇“放棄家庭”。這種矛盾充分表明五邑婦女在追求事業、追求人生價值的同時,又在經受著傳統價值觀的考驗。
職場貼士:對生活保持激情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培養自己工作外的興趣,而非把所有希望都寄予在工作上,因為只有生活的樂趣才能帶你持久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