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 李程
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實行以聘用制為主要形式的人事體制改革以來,跳槽已慢慢變得司空見慣。當父輩們還在懷念“一工(一個工種)一廠終身制”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新一輩早已樹立起不再“從一而終”的工作觀,跳槽已司空見慣。不過,頻繁的跳槽也可能引發心理問題。
癥狀1:焦慮不安,老想跳槽
William在大學學設計專業,畢業后在職場摸爬滾打了2年。剛入行時,滿懷信心要干出一番成績,但當他真正進入職業角色后,感覺到現實的工作與理想的職業相差甚遠。兩年間換了三家公司,仍不滿意,還想跳槽。跳槽似乎已經成為習慣。
潘集陽副教授表示,現在不少年輕人遇到困難就想跳槽,人際關系稍緊張就想到跳槽,看見別人賺得比自己多又想到跳槽,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跳槽來解決。還大條道理說什么領導不重視、懷才不遇等諸如此類的借口。這樣跳來跳去,結果只會一事無成,終日生活在永遠無法滿足的焦慮之中。
癥狀2:脾氣暴躁
當有選擇時,人會比沒有選擇時煩惱。Gordon從事IT配件行業,每年的收入有七萬元。最近他的上司提出要帶他一起跳槽。“跳還是不跳”一直在他的腦中縈繞著。最終他到了新公司,發現情況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他只不過是上司用來報復舊公司的其中一只棋子。
和上司一起跳槽,最容易導致的職業心理癥是“應激反應綜合癥”,它的臨床表現是經常失眠、做噩夢,記憶力下降,心情變得煩躁不安,動輒發火。這可能是難以適應新環境、怕遭淘汰、怕不受器重、怕人際關系欠佳等引出的心理負擔。
在跳槽之際,如何調節好自己的心理,潘集陽副教授表示,及時找到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
方法一:不要希望過大
到醫院來看心理醫生的Gary透露,他跳槽后發現工作能力沒他強的舊同事居然已升任部門主管。他懊惱地說:“若是我沒有跳走的話,這個職位十有八九是我的。”他對自己跳槽的決定無法釋懷。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總希望下一個單位會比原來更好。不過,高位、高薪絕不是頻繁跳槽的必然產物。據統計,一半以上跳槽的人都覺得現在的單位沒有以前的好。
方法二:勞逸結合
當你覺得跳槽的問題壓得你喘不過氣,放過自己吧,利用休息時間到郊外遠足,通過回歸大自然來放松自己緊張的情緒。實在抽不出時間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可以聽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也能舒緩一下情緒。
方法三:重新尋找失落的激情
在跨入職場之初,干勁十足、激情高漲,但半年時間不到,感覺到自己與機器人一樣,有一種被掏空了的感覺。再加上很少得到上級的表揚,這樣就很容易會有一種無助感,從而導致工作情緒低落。每一次工作中出現的不順心,有人會鼓勵自己換個工作環境,然而每一次的跳槽結果,都會使自己的情緒出現一陣低落,陷入惡性循環。想辦法幫自己找回工作激情吧!
職場貼士:如果你感到忙不過來,仔細想想自己的時間都花到了哪里。對自己誠實點。你花了多少時間上網、多少時間去尋找亂放的東西、多少時間去做其實是別人的工作?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