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作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在職場中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如今,手持大學英語四六級甚至八級證書者大有人在,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卻是“有口難開”。針對此現象,記者近日做了一番走訪。長期不用,能力退化
“大學畢業后,我一直沒有機會使用英語,現在,我發現自己的口語能力已經嚴重退化了”,徐孟娟向記者講起這番話時,顯得頗有些無奈。大學時以87分的高分獲取英語六級證書的她,兩年前大學畢業即進入一家國企就職,其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卻沒有“用武之地”,她也就沒有繼續學習英語。
上個月,她所在的部門要會見一名外賓,部門主任推薦徐孟娟做全程臨時翻譯。令徐孟娟也沒有想到的是,以前能夠信手拈來的單詞和句子,現在差不多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艱難的談話過程中,她不僅表達不暢,且大部分使用的是簡單句,這令部門主任對這位高才生大失所望。擔心出丑,開不了口
同徐孟娟不同的是,非常注意英語知識積累的郭翰一直沒有放棄英語學習。可在很多需要英語交流的場合,他卻依然開不了口。比如前天,一名外籍客人與他打招呼,他本來很想用英語向對方說“你的裙子很漂亮”,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郭翰告訴記者,很多話本來是十拿九穩可以說對的,可他還是不敢開口。問及原因,他不好意思地說:“我本來英語底子就差,現在雖然有了大量的單詞積累,可在語法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我怕萬一說錯了,別人會笑話我。”專家:大多是心理障礙
針對許多白領英語“有口難開”的情況,記者采訪了武漢新動態英語培訓學校教學總監馮峰博士。她認為,造成此種現象,一是因為缺乏語言環境,長期沒有機會開口練習;二是自信心不足,害怕出錯后在人前出丑;三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語法過于重視。而事實上,語言交流的最終目的是讓對方了解你想要表達的意思,沒有必要太在意別人會怎么看待你的表達方式。
馮峰博士提議道:白領們平時要注意兼顧英語的學習,以免語言退化;同時可以通過參加英語演講等形式大方地開口,以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職場貼士:職場契約既同于婚姻,又不同于婚姻。它比婚姻透明,沒有婚姻的私密性和甜蜜感;卻比婚姻在解除上來得自由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