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30多歲的張先生來到上海心理咨詢中心,自嘲說現在的“都市負翁”不好當,希望專家能化解他的壓力。時下,越來越多的年輕白領崇尚“超前消費”,除了貸款買房、買車外,連購買家電等都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獲得了“都市負翁”的雅號。但時間一長,面對每個月該歸還的大額賬單,不少“負翁”因壓力過大而出現心理恐慌,為解“心病”,成了醫院心理門診的常客。
月薪八千還貸七千
未婚的孫先生是一家企業的銷售主管,在兩年前月收入8000多元的時候,他貸款購買了一套總價100萬元的房子,月還房款近5000元。一年后,看到身邊不少同事都有了自備車,孫先生也報名到駕校學習,并順利拿到B照。由于業績不錯,他認為自己收入馬上可以接近萬元,于是又貸款買了車子。當市場上推出無線上網的筆記本電腦以后,心癢癢的孫先生認為反正每個月只供400多元,不會增加太大負擔,于是又分期付款買了最新款的筆記本電腦。一切裝備終于全了,孫先生每個月要還債近7000元,而他預計中的加薪卻一直未見。
“負翁”不敢輕易跳槽
上個月,一家新成立的同類企業以12000元的月薪來挖孫先生,痛苦思索了一周,他怕萬一到新的單位不合適,原來的收入也保不住,豈不是無錢還債了,于是放棄了對方的種種誘惑。但自從拒絕了那家企業以后,孫先生突覺還債壓力增大,常常白天煩躁不安,夜里失眠多夢,嚴重影響到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恐慌焦慮求助心理門診
像孫先生這樣“負債累累”的“負翁”并不在少數。記者從上海心理咨詢機構了解到,前段時間有位“負翁”在接受心理醫生咨詢時曾經談到,由于還款壓力大,生活質量下降,她甚至萌發過自殺的念頭。后來在醫生的建議下,轉讓掉自己貸款買來的部分不急用的東西,補上資金上的困窘,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和用藥,才漸漸脫離了悲觀心理。
咨詢中心的專家認為,“負翁”們患上的是一種焦慮癥,要矯正這種狀態,需要患者增強自信心。在尋求心理醫生幫助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合理宣泄,把自己內心的郁悶、苦楚向醫生或朋友傾訴出來。
職場貼士:子女或孫子女甚至到自吹自擂的地步。即使面試官桌上擺著自己的家庭照,你的口袋里塞滿成疊小孩照片頗不符合面試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