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完全沒有心理障礙的人口只占9.5%。企業家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更是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但比這更危險的是,人們對此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是什么在吞噬企業家的精神和健康?
首先是焦慮癥。影響成功人士心理健康最多的是焦慮癥。具體表現為:坐立不安或莫名其妙地膽戰心驚;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腦子一片空白;記憶力下降;煩躁;肌肉緊張;睡眠障礙;容易出汗。其實,不管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失敗的企業家,在他們從商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體驗到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助,特別對世態炎涼更要有超出常人的承受力。
其次是憂郁癥。壓力、焦慮是誘發精神病或憂郁癥的主因。不管企業家本人的意志多么堅強,都難免有招架不住的時候。據統計,患者在對心理存在障礙的自述原因中,近七成接受檢測的患者認為是“工作太累,壓力太大”,其中68%的企業家說自己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由于企業是自己的,辦砸了全得自己兜著,企業家無時無刻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種雙重角色的不斷轉換最易讓人產生疲倦,誘發憂郁癥。
其三是偏執。許多人將偏執當成一種優良品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偏執從內容到形式都只能是一種病癥,偏執癥和其他心理疾病不同,往往以大膽創新的面目出現,而且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此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迷惑性。盡管企業家本人和其他人都不把它當成一種病癥,但它對企業的危害卻是最大的。
其四是多疑。這是企業家易患的另一種心理障礙。強是某房地產公司的老板,是典型的多疑癥患者。有一次,他將公司的一套尾樓以低于市場價30%賣給了一位政府官員的親戚,經手人是辦公室主任。碰巧,沒過幾天,稅務局派人下來查公司的賬目,盡管沒有出任何問題,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與他低價賣房有關,但他就是一門心思認定是辦公室主任搞的鬼。從此,他看辦公室主任怎么看都不對勁,發展到后來,他對所有的人都不放心……企業家一旦患上多疑癥,往往會徹底否定周圍的人和事,把所有的人都想象成自己的敵人,給員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心理對策:如果一些企業家已經意識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礙,不要諱疾忌醫,應積極地配合心理醫生進行治療。從企業家自身來說,有意識地陶冶情操,豐富業余愛好,以自己的生活興趣擺脫心理的困擾是很重要的。比如讀一本早就想讀的好書,或者繪畫、練書法、做雕刻等手工小制作,都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甚至可以從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一段美妙的音樂、一頓豐盛的晚餐、一次傾心的交談、一次浪漫的遠游……會更讓人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袁浩龍)
《健康時報》2005年10月27日 第七版
職場貼士:人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多參加一些活動,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