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現在結婚而不要孩子的丁克(DINK)家族在我們周圍并不少見,難道職業發展和撫養孩子之間真的存在著沖突?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智聯招聘網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丁克只是暫緩之計,
該來的遲早會來。
僅2%的職業女性決心將丁克進行到底
智聯招聘的此項調查數據顯示,選擇堅決不要孩子的職業女性比例只有2%;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占4%;而很想要孩子的占14%;目前不打算要,以后再說的是31%;幾乎一半的職業女性選擇了想要孩子,但是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比例是50%。其中選擇堅決不要孩子的以工作兩年以下的為主;選擇目前不打算要,以后再說的以工作5年左右人的為主;選擇很想要孩子的以工作10年左右的人為主。
從學歷上看,要與不要孩子的選擇出現了兩極化的趨勢,其中持肯定答案的本科學歷占的比例最高,而不想要孩子的人群則主要來自專科以下和碩士畢業以上兩個極端。
40%的職業女性更追求完整的人生
關于“打算要孩子的原因”問項,選擇最高的是使人生更加完整,有40%;其次是非常喜歡孩子,22%;認為孩子可以促進夫妻感情的占16%;養老并不是要孩子的主要原因,只有6%;至于外人的壓力似乎作用更小了,因為配偶施加的壓力和來自社會的壓力分別只有3%和5%。
經濟和精力不足是不要孩子的主因
對于“不打算要孩子的主要原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撫養孩子太花時間、精力27%;經濟條件不具備27%;生存壓力太大21%;教育費用太高昂,難以承受13%;會影響生活質量10%;環境污染太嚴重2%。
智聯招聘的職業顧問郝健分析指出,到達生育年齡的職業女性一般已經有了3年左右的工作經驗,個人的職業目標逐漸清晰,也正是職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是關鍵崗位,離開三個月其間必然有人代理,隨著孩子的出生帶來的也是職場上的壓力,這個壓力會隨著孩子成長一直維持下去。如何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并為此做出心理、體力和財力上的計劃和準備,是決定是否要孩子的關鍵,因此什么時候要都是需要精打細算的問題,所以生育確實需要“計劃”。
職場貼士:一個有工作技巧的人,會把許多性質相近的工作,集中在同一時段處理,這樣不僅節省時間,同時也能提高效率,即“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