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內容提要】我們從生下來長到18歲,不斷接受教育和熏陶,實際是在編寫自己的人生劇本;18歲到25歲的經歷,是在修改和演練這個劇本;過了25歲,我們就義無反顧地按照這個劇本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了。
人生劇本
1999年,工作不是非常緊張,公司為高層經理安排了一個系列管理培訓。在一次培訓中,老師講了心理學上的一個人生劇本理論(我沒有查證其出處)。
該理論的大意是,我們從生下來長到18歲,不斷接受教育和熏陶,實際是在編寫自己的人生劇本;18歲到25歲的經歷,是在修改和演練這個劇本;過了25歲,我們就義無反顧地按照這個劇本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了。老師講的核心是,人過了25歲基本的東西幾乎是無法再改變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對周圍人的觀察,這個理論確實有相當高的可信度。不過這個理論恐怕是西方人總結的?;趶谋究聘吣昙壸稣屋o導員開始的做人的工作的經歷,我更愿意從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的角度,而不僅是心理學的視點,來看待人的成長歷程。
我們成年人常常會被孩子的純潔和真誠所感動。但是,孩子的這種純潔和真誠,其實是以幼稚和對社會的無知為前提的,更多的是一種單純。所以也注定是脆弱的。當我們步入青少年時期,開始接觸社會后,曾經非常相似的心靈,就沿著不同的方向走向“成熟”。但是這種“成熟”,卻常常與我們少年時代的純樸本性和價值標準發生沖突。我們整個的青年時代,幾乎都是在這種沖突中度過的。功名利祿的誘惑,現實生存的壓力,爾虞我詐的現實,迫使我們不再浪漫,更無法繼續單純。美好的事物,在現實中顯得是那么稀少而又得不到應有的承認,特別是在一個轉型期的社會中。我們感到困惑,但是又必須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自己的選擇。青年時代,注定是一個內心混亂的時代。在我們真正走上社會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最終確定自己的選擇,以便有一個固定的價值體系作為我們在社會上的行為準則。
每個人的選擇不盡相同。有人選擇折衷,試圖將單純和復雜揉合在一起。結果他們可能面臨終生的內心沖突;也有人“豁然開朗”而“重新做人”,放棄曾有的真誠和純潔,擁有萬物之靈性的生命退化成了欲望的奴隸。
當然還有人做了另外的選擇。他們面對困惑,面對內心的沖突,面對社會上種種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現實,試圖去找到造成這一切的背后真正原因。這將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歷程,由青年時代延伸到成年,延伸到他們走上社會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內心的混亂,因此也顯得比其他人持續的更久。但是,在社會上經歷了成功和失敗后,一旦他們通過對人世的感悟而從內心的困境中走了出來,尋找到了他們孜孜以求的人生的答案,他們便完成了內在統一人格的塑造,并且恢復了少年時代的純潔和真誠。這是對純真的辯證的回歸。這時的人格和其表現出來的純潔和真誠,不再是源于無知和幼稚,也不是離群索居軟弱的孤傲和憤世嫉俗無奈的清高。而是來源于智慧,基于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本質的透徹理解,對于現實世界的一種辯證的超越而非簡單的否定。因此,這種人格和與之相伴的純潔和真誠便擁有了無比的頑強。他們在現實中真正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因為他們并不掛牽于最終形式上的成敗得失,正所謂以出世的心態盡為人一生的職責。他們的這種外在看似矛盾的表現,或許讓許多人感到“不合常理”和難以理解。但是正如中國臺灣海峽彼岸的一位歷盡世紀滄桑的百歲老人所言:“當人們發現自己嘔心瀝血所追求的東西,競是幾片一文不值的破紙時,有的人很頹廢,試圖從紅塵中超脫出去。只有一部分意志堅強的人們,明知道人生到頭來不過是一個盒子、兩把骨灰。他們便努力超越自我,也就是忘記自我,忘記肉身。這部分人活得頑強,活得勇敢:或經商,或從政,或為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才是人類的精華。”
一個人只有建立了內在的統一人格,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外在的行動和表達的思想具有完整的內在一致性。否則,思想即使有閃光之處,也只是一些互不關聯甚至自相矛盾的一閃即逝的火花而已。由此而產生的行動,也只能是盲目而混亂的沖動。
面對外在的世界,我們有許多的無奈;但是,我們能夠也應該擔負起對自己靈魂所必須承擔的責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盡管劉曉煒如此地出色,我們之間的配合難得地默契,盡管他事實上是我們部門的頂梁柱,但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性格和思維方式過于相似,所以,在我們共事的兩年時間里,我卻并沒有讓他來做我的副手。因為我不希望我的副手是和我同一個類型的人。那樣的話,我們很可能失去平衡,犯災難性的錯誤。兩年里,我的副手一直是比我們年長很多,性格和我反差很大的劉晨暉。
職場貼士: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下一篇:外企“江湖”里的水也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每天自我確認與成功預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