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擁擠帶來的是混濁的空氣、煩惱的嘈雜,緊張的情緒……而長期以往,就會危害一個人的健康。因為一個人如果一直處于“臨戰(zhàn)戒備”狀態(tài)下,一到一些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刺激,就會燃起無名火,甚至大動拳腳,以求“舒解”。
但問題是,人多這是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如何拓展自己的心靈空間,就成為一個人應該學習的生存智慧。有句老話這么說:白天是大家的,晚上是自己的。在心理治療中心,醫(yī)生往往會建議學員們充分利用晚上的時光,去望月,去找塊空曠地,踩一踩自己的影子,與影子做場“游戲”,自在就好,不必顧慮他人的目光與嘲笑,其樂無窮。這是一種自我放松的好辦法,也是給心靈放風的一種渠道。
而在白天工作期間,你可以利用幾分鐘做閉目養(yǎng)神狀,眼不見為“靜”,想象你神往的沙漠、大海與藍天,這種精神滑翔傘,會令你心胸變得博大高遠,這樣,睜開眼后在為人處世方面會變得更大方、寬容、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兩件事不能不做,一是不斷地從外面“拿”點什么回來,充實自己的生活空間與心靈居所;二是放棄一些東西,讓靈魂可以自由飛翔,升華生命的主題,讓你活得不再沉重,視野不再狹窄。
職場貼士:許多人總是容易怨嘆,自己擁有千里馬的資質(zhì),但卻懷才不遇、苦無伯樂來發(fā)掘,其實每個人的潛能都有待自己發(fā)掘,尋找真正的興趣與長處。曾經(jīng)有位選手贏得世界冠軍,他最感謝的不是訓練他的教練,而是自己的栽培,因為最初沒人看好他的未來。或許有人會覺得他過于自傲,但他的故事卻說明了“沒有伯樂,他同樣證明自己是匹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