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不是:寫作就是紀錄思考,把自己思考進步的點滴紀錄下來,成為自己思維能力提升的一個見證;同時,寫作成為思考不可或分的一個部分,在寫作的紀律下,思考不斷前進。
剛開始要求自己一天寫一篇,對任何人來說都不習慣。但是,既然確定了目標,讓思考成為習慣,那么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逼”自己將這場游戲干涉從殘酷改變為樂趣。確實,思考成為習慣,甚至思考成癮,那么思考之苦、思考之累,還會成為什么問題嗎?
在壓迫自己的過程中,博客成為幫兇,正是這樣一種個人化的最新工具,使得我開始一種全新的網絡生存。所以曾經在一篇文字中提出,博客就是個人在網絡中的存在,博客就是人生歷程在網絡中的映射,博客見證人在網絡中的運動軌跡,直到他的最后一口氣,甚至死后。
人與動物一大區別,在于人對于符號的運用。人可以進行自發而抽象的思考,博客所具備的最大價值,必然在于推動人的思考力,使得人類的普遍思維能力得以提高。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聲明有不同的果實,因此博客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義。不久前曾經和一個朋友討論現在的80以后一代,關于他們的前途,他們的生命前景,我以一句話來概括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難?!痹?0幾歲、20幾歲的小孩、青年專注于超級女聲、專注于網絡游戲、HIFI另類的時候,醉生夢死、娛樂致死已經占據了他們的靈魂,可是在表象的快樂之后,整個一代人的悲劇正在醞釀,一個沒有核心價值觀、沒有信仰、沒有方向的新生代正在走向灰色的未來。
由此出發,我們應該思考,為什么不最大的挖掘博客在培育個人思考習慣、思考力方面的價值?如果因為大眾喜好娛樂、庸俗,而把博客庸俗的提供之,那和給癮君子提供毒品有什么區別呢?為了向金錢負責,置換博客的核心思考開發價值,是否是真正負責的態度?正如網游在政府引導下開展“防沉迷”,博客在運用的核心價值導向中,需要宏揚什么、提倡什么?
個人對于博客運用分別從紀錄生命歷程、溝通組織、資源共享三個角度出發,其中實踐和調查證實,最核心的博客價值體現在他對于個人的現實生命在網間的映射互動,這里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個人的現實存在向網間搬運,二是個人的博客生存反作用于生活、學習、思考、成長的現實,而后者正是博客之于社會的最核心貢獻——博客假設網絡與現實的橋梁,讓網絡資源更好的為個人的成長服務。
當然博客對于個人的意義不僅僅急在于思考,但是只要我們相信生活的意義不僅僅是娛樂到死,相信社會的進步依賴于個人思考力和思維層次的全面進步,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忽視博客對于個人思維提升的核心意義。
職場貼士:加強時間觀念:沒有人希望等待別人,你也不希望。我常說的“不要指望我能早到,但我從不遲到?!眲毡匾獪蕰r,給人你的時間觀念是很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