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像張春財這樣,蕉城區去年來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走上就業崗位的員工已有4000多人。勞務派遣,正成為大型企業的用人新形式。
企業有了人才庫
蕉城區現有需轉移的勞力和下崗失業人員5萬余人。但許多農村勞動力缺乏從事非農產業就業技能,不能適應用人單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對稱,村民沒能及時掌握勞動力市場信息。招工難和就業難依然是蕉城區就業市場的現實困境。
如何破解就業和招工兩難問題?2004年2月,蕉城區成立了勞務派遣公司,通過勞務派遣這種新型用工形式在“兩頭難”之間架起了就業橋。勞務派遣公司實行的是“登記型管理”,公司將有求職愿望的勞動者登記在冊,一有合適崗位,就按用人單位的要求與登記在冊的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把符合條件的人員指派到用工單位。去年,寧德移動公司需要招收一批營業廳人員和話務人員。區勞務派遣公司將招工信息發布出去后,很快就有很多應聘者,經面試、培訓合格后逐批到閩東各移動營業廳上崗。寧德移動公司人力資源部一負責人說,他們與勞力派遣公司合作,委托后者招工和管理,職工權益得到了保障,也省卻了企業在人力管理上的許多瑣事。
職工有了“娘家人”
加班加點而沒有加班費,醫保、社保不關用工單位的事……在就業難的今天,為了穩住一份飯碗,員工對許多企業這樣的用工環境也只能默認。作為企業,面對人員流動性大,為職工做這些后勤保障,增加成本不說,而且也因耗時費力更不愿為。集“派遣就業、技能培訓、依法維權”為一體的勞務派遣卻讓就業者嘗到了甜頭。據了解,蕉城區通過勞務派遣出去的員工工傷保險參保率達100%,生育、失業、養老及醫療保險參保率平均達90%以上。
何實德是通過勞務派遣到某電力公司上班的一名員工。在電力公司干了一段時間后,他到勞務派遣公司反映電力公司給的工資太低。區勞務派遣公司工作人員立即到電力公司了解。原來,電力公司給老何的工資并不低于工資標準,但與實際工作量相比少了些。經過協商,電力公司答應給老何每月工資提高60元。
從派遣員工的生育、工傷到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險,派遣公司就像派遣出的員工“娘家人”一樣,一管到底,用勞務派遣公司副經理林洪棋的話說,派遣員工的“生、老、病、死”都管。去年正月里,得知一派遣到通信企業的員工得病死亡,林洪棋也幫助處理喪葬事宜,為處于悲慟中的員工家屬爭取到了困難補助、撫恤金和喪葬費等。
期待質和量的提升
一方面為企業省卻了人員管理上的麻煩,一面為職工撐開了維權保護傘。按理說這兩頭甜的就業新形式應受市場歡迎。但筆者了解到,2004年蕉城區在寧德市率先成立勞務派遣公司以來,后者在政府的扶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截至目前,勞務派遣公司已為農發行、通信企業、海事局等13家企事業單位派出4000多名工人。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蕉城尚無一家民營企業采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區勞動就業處主任韋忠樂認為,民營企業人員流動性強,用工制度不完善是原因之一;還有的民營企業對此種用工方式知之甚少,缺乏認同。
如何打破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在民營企業零記錄的尷尬局面,并在更大范圍內推進勞務派遣用工?有識之士認為,有關部門應加大對民營企業用工的規范力度,督促民營企業依法與員工簽訂合法有效的勞動合同。蕉城區勞動就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他們將加大宣傳力度,在重點的民營企業逐步推行勞務派遣用工制度。
記者了解到,蕉城區對今年的勞務派遣工作提出了“量的拓展和質的提升”的目標,將勞務派遣向消防部隊合同制人員和退役士兵、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政府部門的公益性崗位人員延伸。同時著力提高服務質量,維護好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合法權益,提高就業組織化程度。
職場貼士:為了避免打電話時找不到人而捉迷藏,要及時給別人回電話,因為你很容易找到打電話的人,這樣你的留言就不會堆積起來。如果那個人此時正忙,許多善于運用時間的人就會約個時間再回電話。在有些人的錄音電話中留下詳細的口信,可以使你免受長時間談話之累,還會使你更快地得到答復。
下一篇:辭職:也要像個君子般離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壓力和輕松的蹺蹺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