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王小姐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出身書香門第,父母對她從小要求嚴格。從小學到大學她歷任班干部。她性格內向、敏感、膽小、壓抑、不夠自信,追求完美。很多大型外企都有一套很成型的組織管理體系,上面一旦決策下來,下級被要求嚴格實施執行,較少鼓勵創新。思想活躍的王小姐遇到風格沉穩的上司,感到沒有被重視,心里自然會有失落感。由于王小姐的一些個性的缺陷,使她不會很好地及時與上司、同事溝通,而是把職場的怒氣和不快指向自己或家人,采取壓抑、回避、退縮的行為模式來應對工作中的矛盾沖突,讓自己感覺很受傷。
由此,對于這樣的情況,王小姐可采取如下應對策略:
1、解決問題導向:經常與上司、同事保持溝通,告訴對方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不是壓抑、回避。工作上有新的想法,可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考慮可行性方案后,以書面的形式呈報上級。如果真的一個人干了三個人的活,完全有權形成書面文字要求增加人員或者加薪。這樣才可能終止這種“擔心→壓抑→回避”的行為模式,讓自己得以解脫苦悶。
2、調節內心導向:雖然大型外企的管理模式有時顯得死板,缺乏靈活性,但這是外企長期形成和固化的模式,可能真的有利有弊。我們不是CEO,也改變不了同事和上司,那就調整自己的心態,“為所當為,順其自然”。只要自己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就以順其自然的態度,接受好的或不好的結果,而不是擔心害怕,怨天尤人,忿忿不平。
3、自信心訓練:王小姐心理問題的核心是缺乏內在的自信和行為的準則。因此,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或提出不同的意見。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權根據自己內心的原則,來保護自己正當的權利,包括適時拒絕他人。當然也要考慮他人的感受,以他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
職場貼士:傾聽是一種克敵制勝的法寶,一個時時帶著耳朵的人遠比一個只長著嘴巴的人更加討喜。在聽的同時還要給予適當的回應,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