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把抑郁癥比喻成精神世界中的“感冒”,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而女性則每五位中就有一位不能幸免。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最新的數據表明:全球抑郁癥的發生率約為3.1%,而在發達國家發病率更是接近6%。
在中國,神經系統失衡所引發的疾病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疾病總負擔的20%。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到2020年將上升至疾病總負擔的1/4。
歲末盤點:情緒波動較多
抑郁癥在新年即將來臨時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于是,就有了“歲末憂郁癥”或“新年憂郁癥”的提法。根據華夏心理網10月至12月的熱線電話統計情況來看:進入12月以來,撥打心理咨詢電話的人群相對10月、11月普遍增多。其實,與日歷上的日期相關的情緒波動不止一個。很多人在生日到來時也會產生憂郁。生日與新年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一個人對自己過去一年做盤點、評價的時候。此時,多數人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發現缺點、挖掘不足、尋找距離上。比如女孩子抱怨自己一年的減肥計劃不成功,擔憂明年的計劃是否也會同今年一樣的糟糕;男孩子在盤點一年的工作業績時,感到又荒廢了;或者明明自己事業很成功,卻抱怨愛情很失敗……
總結自我:為啥總有不足
克服“歲末憂郁”,首先要公正盤點自己過去的一年。人們為什么總是在總結自己時只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卻不容易看到自己收獲頗豐呢?這也許與教育方式有關。中國的教育較多的是教導人們如何去看差距。同時,在盤點時,人們總是喜歡用黑白分明的標準,比如好與壞,成功與失敗,等等,卻忘記了,壞的經歷中有經驗的積累,失敗中有成功的種子,酸甜苦辣都能成為極有價值的人生財富。人們在盤點時應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的發展,從中找到成就感。比如,有一位女白領,今年經過努力,終于考下了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但進入12月中旬,她的情緒十分低落,一個人獨處時,心沉下來會思考很多,總結過往,抱怨自己愛情方面毫無進展,工作中受到不少委屈,再加上年底工作量加大,更加導致了自己對自己生活無能為力的沮喪。經過自己多年的打拼,年底要面臨換工作的尷尬局面。其實,她今年已經得到比較重要的東西:獲取證書是一個收獲,積累工
作經驗是一個收獲,離開不理想的工作環境,也是創造更好的機會和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的第一步。
五個問題 好好問問自己
有一個簡單的技巧,能使我們不僅正面盤點,還能把負面變成正面。所謂的盤點,無非就是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不同的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心態就不一樣。把每一個問題,包括對不足方面盤點的問題,都改成正面的問題,就會使我們的心態大大提高。
我建議,用以下五個問題作歲末盤點:
1.我今年在哪些方面有成就或進步?
2.我在今年遇到的挫折中都能學到什么?
3.我在新的一年里將怎樣應用我學到的東西?
4.我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還能更好?
5.我準備采取哪些行動促使它在新的一年里變得更好?
掌握問正確問題的技巧,就既能公正盤點自己過去一年的表現,也能在不足中找到進步、挫折中找到價值,把注意力從沮喪轉移到正面的積極思考上,心態也就自然好轉了。
甩掉包袱 迎接新的一年
我們每一個人都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里面裝的是怨恨和歉疚。每一年,這個包袱都要加重重量。甩掉包袱,是輕松迎來新的一年的最好辦法,就是原諒與道歉。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原諒信或道歉信也并不一定要交給對方。雖然名義上這封信是寫給對方的,但其實是寫給自己的。雖然自己也許還認為自己是對的,是無辜的,但是,原諒或道歉的目的不是顯得自己大度、寬容,而是解放自己,不讓自己被一件已經過去的往事長期糾纏。在認真寫完這封信的同時,也意味著放下了怨恨,放下了歉疚和負罪感,將自己從抑郁情緒中解脫了一大半出來。
歲末憂郁和天氣也不無關系。冬天日照時間少,不僅容易產生憂郁,也較難從憂郁中擺脫。同時,由于天冷,懶得出門,人們從事運動和娛樂活動的時間也明顯減少。建議大家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有意每天在陽光下散步一刻鐘,并盡量多安排一些運動、娛樂與社交活動。
最后必須提出,人的情緒有起有伏,這本身是正常的。關鍵是不要讓低谷反復出現,或持續太久。需要心理方面的幫助也是正常的,而且是一個積極的舉動。它能幫助你以更好的心態、更有效的技巧面對生活。
職場貼士:面試技巧:面試時無論是坐硬椅子,還是坐軟沙發,都應保持輕松自如的坐姿,雙手最好平放在腿上,雙眼平視 主試人,最忌諱的坐姿就是把腿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