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大學畢業后曾在經貿部咨詢公司工作了數年。選擇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出國留學,有人說他傻。但是經過在美國的深造和在當地近兩年的實地工作,使他把MBA學到的管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今年3月他帶著在國外的知識、經驗和國內的朋友創辦了博永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周先生說,在國外求學是很“艱辛”的事情。剛剛去的時候也有過心理不適應的過程,因為在國內是處于經貿部那樣環境相對優越的工作單位,事業可謂是上升階段,突然到了美國一個人口才2萬的小鎮上求學,心理上的痛苦、暫時的失落感總是難免的。惟一比別的留學生優越的是自己有全額的獎學金,所以能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業上。正因為有了在國外求學的經歷,使自己用戰略的、全面的眼光看問題,所以周先生對在國外那段“痛苦”的日子從不后悔。
“在美國,想滿足中產階級的生活并不難,但我是學文科的,在美國真正發揮自己使自己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使自己事業得到增值是很難的。咨詢管理行業在中國是個朝陽行業。2000年我國管理咨詢的產值是1億美元,而專家預計到2010年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產值將到達100億美元。這也給中國的管理咨詢業提供了發展天地。”WTO來了,一些洋咨詢公司必然會看中中國這個大市場,但中國咨詢業有其自身的優勢:低廉的人力資本、熟悉中國企業和市場及與客戶有很廣泛的人際、社會網絡以及價格上的優勢。但國內的咨詢行業也有無品牌、起步晚、不成熟、沒經驗等劣勢。其實,國內優秀的咨詢顧問有很多,但不少咨詢公司難以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原因一是待遇差,二是本身管理軟硬件不健全,缺乏知識積累和創新能力。同時,國外品牌的咨詢公司漸漸熟悉了中國的文化,著力推行本土文化。這些都使國內咨詢行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WTO會給中國的管理咨詢業帶來一個很好的契機,規范行業市場,中國的管理咨詢業會有自己的品牌的。
周先生說,創業其實是個很艱苦的過程,但正是因為創業才體現了個人的價值,是創業真正使自己成長了。
職場貼士:要仔細甄別,小企業未必不好,大企業未必好,企業不是越大越好,大企業可能管理混亂,小企業也可能規章制度不健全,除了那些大型的壟斷性國企,其他國有企業一定要仔細甄別考慮,要綜合選擇考慮,切記!通過以往同學們的經驗,進入國企又離開國企的要十之七八。校園招聘有些可能是騙人的,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