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企業年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工作結束之后,一些獲得資格的機構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企業年金的管理和運營工作,但是在運作年金的過程中,這些機構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而諸如政策法規不健全,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尚未出臺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們。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昨天召開了企業年金設計與管理國際研討會,就目前企業年金市場運作的一些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并借鑒國際的經驗,對企業年金未來的發展作出了展望。
政策法規正在繼續完善
在研討會上,與會者們都很關心相關企業年金的政策法規的完善進程,勞動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助理巡視員張浩的表態讓參會的機構和大企業代表們吃了定心丸。張浩指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加緊工作,完善企業年金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企業年金計劃備案通知、企業年金受托人管理辦法等企業年金相關法規的具體實施細則將陸續出臺。
張浩指出,在完善政策的過程中,要解決好企業年金計劃備案的問題,在出臺企業年金受托人管理辦法的時候要加強對企業年金理事會的引導和規范。
她同時強調,對已經開始進行企業年金運作的機構,必須要進行有效的監管和引入信息披露制度,同時,在資格認定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從業人員資格認定工作也將提上議事日程。下一步,勞動保障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進一步完善企業年金相關法規,為企業年金穩步進入市場和規范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她同時指出,金融機構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正確貫徹企業年金的政策,加強企業自律,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多做宣傳工作,積極推動企業年金市場的穩步發展,確保企業年金安全、穩健、合理地運作發展。
參會的機構和大企業的代表也紛紛表示了對完善企業年金政策體系的渴望,也都明確表示,將認真學習領會并正確貫徹企業年金的相關政策,積極穩妥地做大企業年金的市場,規范運作的模式,引導市場向合理的方向前進。金融機構的代表同時也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地向目標企業進行宣傳和講解,建立產品池,按照企業的需要提供優質的產品。
稅收優惠政策需要落實
與會的機構和大企業的代表也表達出對出臺稅收優惠等一攬子政策的渴望,希望以此刺激企業和管理機構的積極性,共同做大做強企業年金市場。與會的機構和大企業代表形成的共識是,稅收優惠政策現在對于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有瓶頸之嫌。
據了解,企業年金工作目前主要涉及到三個環節的稅收,一是企業和職工對企業年金計劃的繳費環節;二是企業年金計劃的投資收益環節;三是企業年金計劃的支付環節。如果要解決企業年金的稅收問題,必須要有一攬子的計劃來解決。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國家沒有出臺統一的稅收優惠政策,某些地方已經開始采取有關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政策,一般都是企業的4%可以列支在稅前支出。同時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作為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地區,也享受企業年金稅收優惠。這些情況造成了稅前扣除的標準不統一,政策環境不對等的問題。同時企業繳費可以扣除,個人卻不能,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積極性。同時地區之間和企業之間也存在不平等的問題,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對于一些中央企業來講,其支出要受到中央財政的控制,而各地分割的稅收優惠不可能落到中央企業的頭上,由于分散的稅收優惠,使位于不同區域的同一家企業只能在少數地區落實企業年金制度,形成了企業內部的分配不均,這也是嚴重影響企業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與會的代表還建議,在制定鼓勵企業年金發展的政策,必須要有利于激勵企業年金計劃的開展和良性運營,應保持稅收政策的公平、公正、合理,同時充分考慮到國情和企業的情況,在財政可以承受的范圍內,為企業年金事業的快速發展錦上添花。
職場貼士:與人相處:與人相處要碼頭、態度和氣,即使有一定級別,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如果一味好辯逞 強,只會讓同事們對你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