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自主學習對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務在現代學習社會,施教者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在校學習的學生來說,學校是學習的主要場所和主渠道,教師和校長是最主要的施教者。自主學習要求施教者應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同時輔之以必要而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使兒童和青少年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勞動、學會生存,具備與現代社會需要相適應的學習、生活、交往、生產以及不斷促進自身發展的基本素質。
摘要:文章從當前高校網絡資源平臺建設現狀出發,提出了構建基于網絡的大學外語自主學習平臺的策略,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關鍵詞:信息網絡技術;自主學習;大學外語
一、高校網絡資源平臺建設現狀
目前,各個高校的網絡資源平臺建設都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網絡教育平臺功能泛化
在國內現有的網絡教育平臺中,普遍存在著網絡教育平臺功能泛化的現象[1]。一個網絡教育平臺模塊擁有若干個功能,卻達不到預想中的平臺教育水平,同時還吸引學生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其他方面,導致學習者的注意力不集中,降低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由此引發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網絡教育平臺開發者應該有針對性地開發其某一功能,收集資源,整合資源,并使其功能不斷完善,最后達到網絡教育平臺的真正目的和最終效果。網絡教育平臺開發者更應該發揮創造性,從而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2)學習評價方式不恰當
網絡教育平臺的教育效果能否獲得更多的學習者的認可,達到所有學習者的要求,是所有網絡教育平臺開發者所關注的[2]。通過學習評價和考核,學習者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還會增加學習者的自信[3]。但不恰當的學習評價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它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會減退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恰當的學習評價方式還會使學生看不清自己,找不到自己身上的盲點和弱點,盲目地學習,而沒有效果,最后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違背了網絡平臺教育的初衷。不恰當的學習評價方式讓學生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過分的驕傲、自信,從而釀成了悲劇。日積月累,這會使更多的網絡愛好學習者對網絡平臺教育產生懷疑,甚至質疑其功能,這會使網絡平臺教育難以在大眾百姓中推廣,難以在科技發達的社會里站穩腳跟。
(3)交互性功能不足
當今時代,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校園里,都存在著網絡教育平臺交互性功能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網絡教育平臺交互模塊功能尚不完善,還存在著學習反饋不及時等主要問題,這些都影響著人們把網絡作為學習平臺來促進自身學習的積極性[4]。然而,雖然有些網絡教育平臺已經被開設,但是因為交互模塊不完整,功能信息不全面,滿足不了大眾的需求,所以不能夠被廣泛地應用;有時也存在著雙方互動不及時,單方面反饋信息慢等問題,這會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外語自主學習平臺的構建策略
根據目前大學普遍進行WIFI覆蓋及學生手提移動應用端的廣泛使用,提出以下具體改革措施。
(一)建立大學外語網絡數字教學平臺
學校可以通過自主研發或者是引進來建立一個獨立完整的大學外語網絡數字教學平臺系統,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開放機房或是自身的手提電腦、手機,進行線下或者是線上學習,這有利于提高大學外語網絡數字教學平臺的便捷性[5]。線下學習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大學外語學習,減少了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大學外語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也使大學外語教學更加向著網絡化、數字化、自主化、開放式的發展,提高校園網絡教學的整體實力。
(二)健全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
建立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對大學外語的評價與反饋來完善網絡教學平臺,有助于強化其自身的功能性,更好地服務于大眾;另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當代大學生普遍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向,根據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有針對性地來建立或者擴充網絡教學內容,使其體系更加完整完善。大學外語的評價與反饋機制可以具體分為三部分。
首先,對于應用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的群體進行分類,以學生為主體,之后分為教師和其他領導群體,對他們的評價與反饋進行綜合性的考量與整體性的整合。
其次,對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進行時間上的劃分,分別為使用前、使用中及使用后,形成預測性、形成性及診斷性的評價,使其具有實時性。
最后,以抽樣調查的方式,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建立不同等級的學生檔案,將學習結果進行分析并公布,使大學生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更具權威性。
(三)完善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監督機制
建立網絡環境下相對完整的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監督提醒機制,可以幫助適當地督促學生進行外語學習,增強自身技能,提高大學外語通過率。
理論上,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外語學習需要適當的監控監督機制,監控機制可分為自主監控和外部監控。
大學生首先要具備自主監控的能力,即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歸因、自我效能、自信心、學習態度、焦慮等情感因素進行控制與調節。積極適度的自主學習監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成績。
與此同時大學生也需要外部監控。外部監控主要是指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督促,或是通過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提醒。這樣更加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學習動力。
自主監控與外部監控機制并不相悖,也不對立,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共同促進大學生外語學習的進步與發展。
(四)根據企業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1.制定大學外語商業化培養方案。首先,明確大學外語學習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合格優秀的大學外語學習者,為現代企業發展提供高品質人才。其次,確立大學外語學習的培養原則,針對現代企業發展需求,大學外語學習者要具備扎實的外語基礎,精煉外語不同的方向,同時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并不斷充實擴展自身的能力。最后,制定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1)改革大學外語教材,使其與現代企業發展需求相協調、相適應。
(2)重點培養優秀外語學習者的實踐能力,加強課本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3)學校應與企業建立相應的合作關系和合作項目,為外語學習者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渠道,同時也為現代企業的發展輸送外語人才,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與綜合實力。
2.建設企業發展的外語教學平臺。為了滿足現代企業發展需求,學校和企業需要聯合建立完整的商業化外語教學網絡數據庫,并根據企業發展方向和發展內容的變化,實時更新數據庫的數據信息。同時學校設置相應的教學課程,將數據庫的內容分門別類地教授給外語學習者,通過學習來培養企業需要的業務型人才,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成果又可以通過相應的評價與反饋機制反饋給學校和企業,使其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進,最終促進現代企業的蓬勃發展。
三、可行性分析
(一)建立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的可行性
1.根據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立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平臺,學校首先擁有技術上的支持,解決了平臺怎樣建立的難題。
2.對于大學外語的學習,無論是學院,還是學校都提供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如專用教室、語音室等),還有一些相關的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學院教師的督促,這些校園里的公共資源給大學生學習外語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有利的環境。建立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有利于和上述資源進行整合,針對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學校對外語學習的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外語學習有促進作用。
3.對于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平臺,其受益群體是廣大的大學外語學習者,這些學生對平臺的建立是起到支持和促進作用的。因此,建立大學外語評價與反饋機制平臺有其可行性。
(二)針對企業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根據企業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模式,這不僅減少了企業對員工培訓資金的支出,更方便了企業未來引進高端人才。學校關于這方面的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必定會從行政和財政方面給予支持,這有利于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
2.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是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受益群體,這有利于將來大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企業當中,同時解決專業不對口、工作難找等社會問題,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3.對于這種互利共贏的局面,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都會積極促成。所以,根據企業需求指定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有其可行性。
信息網絡技術為大學生學習外語提供了一個更加方便快捷的平臺,可以促進大學生外語詞匯的自主學習,讓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把外語應用到實踐當中,為自身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未來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信息網絡技術與自主學習外語之間形成良好的循環發展的局面,實現學校和社會的和諧發展,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王雯秋.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多媒體自主學習 模式[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3).
[2]劉貴芹.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努力提升大學英語 教學質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2).
[3]徐仕瓊.自主學習中心在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的作用分 析[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7,(3)
[4]張文英.論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對外語教學的作用 [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0,(1).
[5]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 2007,(2).
下一篇:農村地區干群關系現狀探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學科學教學觀察實驗設計研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