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免费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_精品亚洲成人_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亚洲自拍电影_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7

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應屆生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推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探析

分類: 畢業論文 職場詞典 編輯 : 職場知識 發布 : 04-03

閱讀 :423

  當前消費模式的問題日益嚴重,科學合理的可持續消費模式開始吸引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推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居民在不斷擴大消費規模的同時,其消費模式也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消費模式伴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變化升級,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但是現階段仍存在著較嚴峻的問題,主要體現為高物質化消費,高消耗資源,高排放污染。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奢侈品的癡迷程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峰,過分追求高物質化消費和弦耀性消費以達到心理的滿足。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消費過程中環保意識的淡薄,其消費行為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加重了資源的耗竭,同時大量排放廢棄物對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污染。

  當前消費模式的問題日益嚴重,科學合理的可持續消費模式開始吸引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1992年通過的《21世紀議程》中第一次提出可持續消費模式,將其定義為“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的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可持續消費模式體現著人類、自然與社會發展的和諧一致,已經成為當今消費領域的主題,對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以及整個社會財富的有效分配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原則,是我國消費模式的理想的選擇。

  在向可持續消費模式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各種工具與政策的支持。其中,稅收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消費模式的轉變中是必不可少的。現行的稅制中采取多項措施,涉及多個稅種,體現在能源開釆,資源幵發,產品的生產和消費以及廢棄物的再利用等多個環節,以引導健康消費,減少環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促進向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轉變。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現行相關的稅收政策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對其完善和改革。

  本文以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為目標,具體針對我國現階段消費模式存在的問題和相關稅收政策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系統分析法,制度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結合部分國家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完善我國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建議。本文按照基本理論介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了文章的總體安排,共分為六部分。第一章導論,介紹研究背景和意義,對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綜述,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總結本文創新點和不足之處。第二章促進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對消費模式的內涵及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從消費支出角度、資源利用角度和環境保護角度指出我國消費模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闡述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第三章稅收對消費模式轉變的影響,通過庇古稅的作用機制、稅收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詳細闡述了稅收政策對消費模式轉變的影響機理。并將稅收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進行了比較,為利用稅收政策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提供理論依據。第四章與消費模式相關的稅收政策評價,對我國與消費模式相關的稅收政策進行考察與評價,詳細介紹涉及消費模式各個環節的多項稅收措施,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得到當前相關稅收政策中的問題與不足。第五章部分國家引導消費模式的稅收政策特點及借鑒,通過分別介紹荷蘭、美國、日本、瑞典等國家引導可持續消費的稅收政策特點,為完善我國相關稅收政策提供借鑒。第六章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建議,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提出了完善促進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具體對策建議。

  本文的創新之處表現在:第一,本文對部分國家在各環節引導可持續消費的多種稅收政策進行了分析,并沒有局限于單純的介紹,而是進行通過比較分析,總結出值得我國借鑒的經驗。第二,本文在我國促進消費模式轉變過程中稅收政策的分析基礎上,發現相關稅收政策的不足與問題。針對每一個問題,吸取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從思想認識、稅收制度、配套措施等幾個方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切實建議,為有效解決實際中消費模式轉變的難點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關鍵詞:消費模式,可持續消費,稅收政策,國際借鑒

  1導論

  1.1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時消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居民消費行為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看起來及其微觀,但是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我國作為一個擁有龐大人口數量的大國,巨大的消費規模對資源和環境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消費模式的選擇也勢必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消費模式伴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變化升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現階段消費模式仍存在著嚴峻的問題。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奢侈品的癡迷程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峰,過分追求高物質化消費和弦耀性消費以達到心理的滿足。另一方面,由于消費過程中環保意識的淡薄,其消費行為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加重了資源的耗竭,同時大量排放廢棄物對環境產生了。

  嚴重的污染。這樣的消費模式使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觸及了社會當前和未來的利益。國家在考慮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考慮社會整體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面對如此嚴峻的現狀,如何解決當前消費模式的問題,如何轉變消費模式也就成為當前關注的議題。

  1.1.2研究意義

  隨著人們對消費重要性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科學合理的可持續消費模式開始吸引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可持續消費模式體現著人類、自然與社會發展的和諧一致,已經成為當今消費領域的主題,對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以及整個社會財富的有效分配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及時發現當前消費模式的弊端,通過有效的政策措施對消費行為進行引導和調節,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持續消費模式雖然是一種理想的、健康的消費模式,但要實現向可持續模式的順利轉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個過程需要各種政策和手段的支持。其中,稅收政策作為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在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國家均采取多種稅收政策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從原料開采、生產、消費、廢棄物排放等環節實行不同的稅收政策,直接或間接的促進可持續消費,并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我國應該借鑒部分國家的成功經驗,通過不斷改革和完善現行稅制,合理運用和把握相關稅收政策,以引導健康理性的消費,保護環境和資源,促進消費模式向可持續模式的轉變。

  這不僅可以對環境資源產生影響,同時通過影響消費行為也對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產生巨大影響,所以研究促進我國消費模式轉變過程中的稅收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研究將為之展開。

  1.2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國外研究綜述

  (1)有關消費行為帶來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從稅收角度進行的國外研究主要有:英國現代經濟學家庇古在闡述外部性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庇古稅理論,以實現外部成本內部化。他在1920年指出,政府為了實現對環境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應該對污染環境的經濟主體征稅,利用稅收的手段使外部成本內部化。

  N-G曼昆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當私人各方不能適當地解決污染這類外在效應時,政府往往就出現了,政府通過征收庇古稅使外部性內在化。”?他在該書中系統研究了政府部門為解決外部性而采取的公共政策,并分析比較了財政補貼、政府管制、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以及庇古稅等多種政策手段之間的優劣,最后建議應該選擇庇古稅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手段。

  隨著經濟學家開始重視和深入研究庇古稅理論,有關環境和稅收關系的研究也逐漸深入,提出了環境稅理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財政環境政策委員會在《環境稅收及其綠色稅制改革》(1972)中提出了“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即污染者應當承擔治理污染的成本。在此文中充分肯定了稅收手段治理環境的必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的環境稅相關政策。

  荷蘭國際財政文獻局在《國際稅收辭典》(1988)中明確了環境稅的定義:環境稅指對污染行業以及使用污染物征收的稅,包括對污染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單位或個人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

  保羅·霍肯在《商業生態學》(2001)中具體闡述了環境稅收的內涵。他指出環境稅是為了保護環境而面向所有消費行為征收的新稅種,環境稅的稅款應該由政府征收以后專門用于環境的治理和改善。

  從以上學者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庇古稅可以起到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和管理消費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是用稅收理論解決環境問題的基石,是環境稅的前身,而具體的環境稅收是解決消費行為帶來的環境破壞問題的有效手段。

  (2)針對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研究,主要有-印度尼西亞的前環境部長EmilSalim指出可持續消費是不僅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同時也不會危及到后代需求的滿足。另外,SpangenbergandLorek(2002)、Princen(2003)、Fuchs(2005)等都對可持續消費做了具體的解釋,并將其分為“弱可持續消費”和“強可持續消費”.HansenUrsula、UlfSchrader(1997)認為,環境組織、企業以及政府必須從思想認識、產品供應和公共政策上為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轉變提供引導與支持。①1們的大量消費,同時也將不可持續的消費思想和行為引入發展中國家。因此他建議可以對大眾媒體宣傳不可持續消費內容的行為進行征稅,以引導媒體做出改變,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ZacariasFarah、GeyerAllely(2003)分析了1999-2000年OECD國家的針對家庭消費的政策措施,希望通過制定產品的環保等級以及對不環保產品征稅等政策的引導,可以減少家庭消費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實現可持續消費。

  Cohen(2006)指出,實踐中可持續消費模式可能會一定程度上與政府發展經濟的目標相背離,因此可消費模式的實現需要消費者消費行為改變的同時,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執行。

  國外的學者研究可持續消費模式主要從可持續模式內涵以及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路徑和實現方式等方面展開,但是缺乏針對具體消費模式中存在問題的對策研究,尤其計對消費模式轉變過程中的稅收政策,缺乏深入研究。

  1.2.2國內研究綜述

  (1)關于消費模式的內涵及發展歷程研究,主要存在以下觀點:

  尹世杰在《加強對消費經濟的研究》(1979)一文中討論了消費模式的相關內容,這是我國學者首次比較系統地提出消費經濟學的理論。

  周叔蓮(1981)首次界定了消費模式的內涵,他認為消費模式是指在一定時期的消費的主要特點,包括消費結構、消費水平、消費內容、消費趨勢、消費者偏好以及消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一些特征。孫尚清、李彥和(1984)等也都持有相似的觀點。

  尹世杰(1988)認為消費模式闡述了消費者在特定社會形態中,其消費領域里要遵循的準則和規范。后來他又把消費模式更具體的定義成與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消費行為的規范與方式。

  楊圣明(1989)認為消費模式的內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消費模式指的是消費體制的主要原則和基本屬性的組合體,包含消費體制的主要原則,基本規定和制度骨架。廣義的消費模式則還應體現消費結構,消費運行機制以及消費發展等多項內容。

  劉校靜(2003)闡述了消費模式的演變歷程:原始生態消費模式、線性消費模式、循環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模式和可持續消費模式這幾個各具特色的階段,并提出了構建我國可持續發展消費模式的對策建議。

  吳麗兵、任曉華(1999)提出了我國消費模式具體的轉變方向,認為應該向可持續消費模式的方向發展。香小敏(2007)在總結傳統消費模式弊端的基礎上,提出了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優勢以及實現途徑。

  以上對于消費模式內涵的研究,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角度,但總的來說,均認為消費模式并不是僅僅指居民的特定消費行為,而是體現了社會整體消費體制的諸多方面的特征,體現出在消費過程中的與社會和自然的關系。

  (2)關于可持續消費模式,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探討,主要圍繞其內涵、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路徑和實現方式等方面展開:

  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定義,得到廣泛認可的是聯合國環境署于1994年在內羅畢發表的《可持續消費的政策因素》中的定義:“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的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此后,劉云和唐平華(2000)、樓尊和陳啟杰(2001)、李家芝和張洪慧(2002)、劉校靜(2003)、李軍和朱青梅(2005)、許進杰(2008)等學者均論述了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內涵,雖然各自表達的方式有所差異,但是基本沒有脫離聯合國環境署闡述的定義。

  在消費模式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的研究中,秦興方、楊家棟(2000)認為,可持續消費能夠促使人們改變生活方式,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現機制。楊圣明(2008)指出,不僅要關注當前消費還要關注未來消費的消費模式,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張志海(2005)、武中哲(2006)、姚永利(2007)等也持有類似觀點。

  夏帆、王其榮(2006)則將促進可持續消費模式的政策分為社會類、經濟類、法規類和其他政策工具,要實現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轉變,應該協調運用這四種政策工具。

  寧軍明從消費者行為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通過改變產品與資源的相對價格、激勵生產技術變革以及完善制度建設、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等措施影響消費行為,進而促進可持續消費模式的形成。

  從以上對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可持續消費模式是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對應的,不僅能夠滿足當代的需求,同時也不會危及到后代需求的滿足。可持續消費貫穿在資源開發、產品生產、產品消費、廢棄物排放以及再利用等多個環節,因此需要多項措施和手段促進向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轉變。

  (3)有學者將促進我國可持續消費模式實現的政策進一步細化到財政稅收方面:

  鄧子基(2010)認為,我國公共財政在支持和推進消費模式的轉變過程中,應該實行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社會和諧和區域協調這四大原則,同時還要完善相關稅收政策、財政投資、政府采購、轉移支付等制度。

  席衛群(2012)強調在向可持續消費模式的轉變過程中,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要充分發揮稅收政策在此過程中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并根據可持續行為的結構,具體將稅收政策貫徹到生態、環保、節約等各個環節,建立起集引導、調節、鼓勵、懲罰于一體的稅收政策體系,從正負激勵作用的兩面性,通過對生產和消費行為的引導,闡述促進可持續消費模式的稅收政策的方向和思路。

  在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過程中,政府的政策尤其是稅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針對這方面的研究卻比較少,尤其針對我國消費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國際經驗提出具體稅收對策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擬從我國現階段消費模式存在的問題出發,總結我國相關稅收政策并發現其中不足,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闡述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

  1.3研究內容和方法

  1.3.1研究內容

  本文按照基本理論介紹、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了文章的總體安排,共分為六部分,各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對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總結本文的創新點,同時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章:促進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對消費模式的內涵及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從消費支出角度、資源利用角度和環境保護角度指出我國消費模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而闡述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

  第三章:稅收政策與消費模式轉變的相關性。通過庇古稅的作用機制、稅收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詳細闡述了稅收政策對消費模式轉變的影響機理。并將稅收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進行了比較,為利用稅收政策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提供了理論依據。

  第四章:與消費模式相關的稅收政策評價。對我國與消費模式相關旳稅收政策進行考察與評價,詳細介紹涉及消費模式各個環節的多項稅收措施,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得到當前相關稅收政策中的問題與不足。

  第五章:部分國家引導消費模式的稅收政策特點及借鑒。通過分別介紹荷蘭、美國、日本、瑞典等國家引導可持續消費的稅收政策特點,從中總結出可學習之處,為完善我國相關稅收政策提供借鑒。

  第六章: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建議。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經驗,針對我國實際問題,提出了完善我國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具體對策建議,主要從優化稅制結構提高服務性消費;完善現行稅制中的相關稅種;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開征環境稅以及稅收政策與其他政策的配合五個方面來實行。

  1.3.2研究方法

  1.系統分析法。通過對消費模式的內涵、特征、發展歷程以及我國消費模式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系統、全面的梳理,明確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以及利用稅收政策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理論依據。

  2.制度分析法。對我國與消費模式相關的稅收制度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指出我國現階段在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過程中稅收政策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3.比較分析法。通過對荷蘭、美國、日本、瑞典這些國家在引導可持續消費方面釆取的稅收政策進行比較分析,客觀的總結出這些稅收政策對我國的借鑒意義,結合我國消費模式具體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我國促進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具體建議措施。

  1.4本文創新與不足

  1.4.1本文創新

  本文的創新之處表現在:第一,本文對西方國家在各環節引導可持續消費的多種稅收政策進行了分析,并沒有局限于單純的介紹,而是進行通過比較分析,總結出值得我國借鑒的經驗。第二,本文在我國促進消費模式轉變過程中的相關稅收政策分析基礎上,發現相關稅收政策的不足與問題。針對每一個問題,吸取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從思想認識、稅收制度、配套措施等幾個方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切實建議,為有效解決實際中的消費模式轉變中的難點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1.4.2本文不足

  本文的不足之處表現在:第一,雖然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模式的現狀,總結出存在的問題,但由于文章角度的限制以及資料數據的不足,沒能對當前居民消費方式進行各方面完整的分析,僅僅指出了三個比較嚴重且亟于解決的問題。第二,本文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提出了完善我國促進居民消費模式轉變的稅收政策的對策建議,但是由于目前國內從稅收政策角度出發促進居民消費模式轉變的研究資料較少,理論體系尚不完善,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未能在建議對策中涉及到所有稅種和相關政策,例如關稅、車船稅、個人所得稅等相關稅種的完善,以及對新征燃油稅的討論等。

  2促進我國消費模式轉變的必要性

  2.1消費模式的內涵及發展歷程

  2.1.1消費模式的內涵

  關于消費模式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中采用周淑蓮的觀點,將其定義成在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自然關系的總和。他認為消費模式綜合反映出有關消費領域的多個方面,包含了消費結構、消費水平、消費內容、消費趨勢、消費者偏好以及消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一些特征。

  消費模式并不只是反映某些特定消費行為,也不是幾個消費領域部門的簡單加和,而是綜合反映出消費領域的內在規律性和本質發展特征。消費模式不僅能夠反映消費行為中的主觀愿望和偏好取向,同時也反映出消費行為的方向和必然趨勢,以及消費體制的運行和發展規律。

  消費模式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方面特征,其中自然屬性決定著消費手段和消費對象本身,例如,消費食品是為了吃,消費房子是為了住,消費衣服是為了穿等。消費模式所呈現出的不同階段與特點主要是由消費對象與消費工具的區別造成的。而社會屬性則是社會消費關系性質的一種表現,例如消費者的理性消費或浪費消費、群體消費或個體消費等消費特征具體表現出消費模式的社會屬性。

  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不同的文化環境和社會成分形成了各階段消費模式的差異。消費行為反映了該時期社會,文化和經濟的特點,消費模式則能夠體現出社會價值觀,社會階層,組織制度,人口特征以及大眾傳媒等特征,并對社會成員的消費行為起到指導與規范的作用。消費模式對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影響,從而一種健康理性的消費模式,對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1.2消費模式的發展歷程

  經濟水平和社會文化環境不斷發展變化,消費模式也隨之發展和演變。人類文明從原始的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到未來的生態文明,消費模式也相應的經歷了原始生態消費模式、線性消費模式、循環消費模式、綠色消費模式和可持續消費模式這幾個各具特色的階段。

  (1)原始生態消費模式

  在原始的狩獵文明時期,人煙稀少并且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主要依靠自然資源作為生活必需的各種材料,幾乎不會有意識地改造自然,僅僅通過自身的生理和生活活動進行與生態環境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這個時期的人類消費活動是及其原始和生態化的,社會成員都較平等的參與到自然的物質與能量的流通過程。他們被動地去適應自然環境的改變和發展,其消費也只是為了滿足最低的生理需求,因而此時期人類的消費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是微不足道的,屬于原始的生態消費模式。

  (2)線性消費模式

  在農業文明時期,人類利用其自身能力發明出各種簡單的生產工具,并逐步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從而在人與自然的抗爭中逐漸占據主動。進入工業文明時期以后科技迅速發展,人類利用發達的科學技術,不顧一切的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為人類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財富,同時也創造出了大量物質堆積。

  尤其是工業化國家,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在經濟理論與政策上鼓勵企業實施大規模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生產模式,并不斷盲目的鼓勵消費者擴大消費,其奢侈消費行為遠遠地超過了合理必要消費,這使得消費的目的也大大偏離了其正常的軌道,消費被扭曲為對物質和享受的無限追求。此時期屬于線性消費模式,也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生存與享受的需求,將自然資源通過各種技術轉化成多種產品或貨物,消費完成以后則會將用過的物品作為垃圾隨意拋棄,有“用完就扔”的明顯特征。這種線性消費模式是把自然界作為無限制索取資源的天然倉庫和隨意排放廢氣品的垃圾站,結果便是造成資源面臨耗竭,生態遭到破壞,自然價值被嚴重透支,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資源困境和生態危機。

  (3)循環消費模式

  循環消費模式強調在生活與消費的過程中應當按照社會規律、經濟規律、技術規律以及生態規律的客觀要求,最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通過形成消費品一消費資源一廢棄品一再生資源一再生消費品的消費模式,來實現資源的最優消費和循環消費利用。同時要保證減少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以較小的成本取得較大的消費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循環消費模式相對于線性消費模而言有了顯著的修正和重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著不足:第一,并非所有的消費品都可以進行循環消費,有一些消費品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物理化學反應,這使得消費品失去了本身的使用價值和性能。第二,有一些消費品盡管可以循環再利用,但是技術難度大造成循環消費的成本過高。第三,循環消費模式著重廢棄品到再生消費品的過程,而較少關注資源本身的再生利用,難以做到真正的全面循環。

  (4)綠色消費模式

  綠色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被提上了日程。中國消費者協會闡述了綠色消費的三層含義:第一,在消費觀念上既要引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要注重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進一步實現可持續消費。第二,在消費內容上要積極引導消費那些有利于消費者健康的、未被污染的綠色消費品。第三,在消費過程中要關注對垃圾的正確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此,綠色消費模式要求我們在關注當代人消費與健康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子孫后代需求的滿足。因此,綠色消費模式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安全,有利于環境和資源的保護,有利于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發展。

下一篇:室內環境設計與現代生活探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糧食生產能力低下原因及對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片| 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 久久国产精99精产国高潮 |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桃花 | 精品1区| 天天爱天天操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 91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av | 亚洲最大av网站 | 蜜桃毛片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 |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性色av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高观看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a∨高清免费观看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 | 日日做夜夜爽毛片麻豆 | 久久久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中文 | 中文字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 国产成人免费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 |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99久久精品 | 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91视频免费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大全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不卡 | 亚洲精品无|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