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zch.cn]報道:“是否孝順”“和兄弟姐妹的關系”等會影響到你找工作,相信嗎?春節過罷,河南安陽一家用人單位便將“孝順”、“厚道”列為用人的標準———凡是為人不厚道、對父母不孝順的職工不收。
招聘先問“是否孝敬爹娘”
王文廷是安陽鑫磊集團采購部的經理,喜歡喝酒、泡浴池,只要晚歸,妻子就會追問原因,兩人常常因此發生爭吵。“進入鑫磊集團后,妻子多次向公司領導‘告狀’。”王文廷說,領導們很重視,除了讓其接受專業知識培訓外,公司領導還對他個人生活作風和對父母的態度提出了要求,要求他孝順父母、尊重妻子。
據鑫磊集團人事部門負責人郝懷喜介紹,公司在招聘營銷人員時,最后一道筆試試題是“你孝敬父母嗎?你與兄弟姐妹的關系怎么樣?”面試時,“如果你的兩個哥哥都不贍養父母,而你的妻子也不甘吃虧,你怎么辦……”等問題都需要考生詳細回答。個別有“問題”的應聘人員將會被淘汰。
用人制度轉變人品價更高“這種要求不同于個別企業招聘時帶有歧視性的限制條件,而是對應聘人員的品德、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財經學院副教授張方說,這是企業用人制度在轉變。不少用人單位的負責人均稱,在如今的人才市場,已不再是惟學歷和能力為標準了,“人品第一重要”。
張方說,從重視學歷到重視能力、重視品德,說明中國企業用人觀念日趨成熟和進步,符合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要求。企業用孝順的人,實質就是在選拔忠誠于企業的人。
張方還說,現在對大學生品德教育的明顯缺失,可能會給他們就業帶來麻煩,有關部門也應該考慮,畢竟就業市場已經發出了“人品很重要”的信號。 好專業還是好學校更重要?
絕大多數外企對求職者的專業并不很在乎。在他們看來,任何工作技能都可以培訓,而求職者的人格素質是最重要的,他應該具有為公司奉獻的精神和發展的潛能。
但是畢業生的學校品牌卻深為外企重視。大多數外企總是到固定的幾所高校招聘,非名牌院校的畢業生,往往會被大公司拒之門外。外企青睞名校畢業生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他們認為名牌高校占據著生源優勢,匯集著較多的學生精英;二是名校畢業生進入公司后普遍表現優異,這會給他們的師弟師妹樹立良好的口碑。
外企招聘會出現“性別歧視”嗎?
不論求職者是男是女,外企在招聘時一般都一視同仁。但有時為了平衡公司內部的性別比例,招聘時可能會有性別偏袒。
一位資深外企人事經理告訴記者,經歷過多年的大學生招聘,她始終覺得出挑的女生要比男生多。但無奈公司某些崗位經常需要出差遠行,出于對女性安全的考慮,只得棄女用男。
學習成績重要還是社會實踐重要?
這兩者無所謂孰輕孰重,關鍵是如何把它們調節到最佳。
很多外企僅把應聘者的學習成績作為一種參考,也有一些外企對成績有所要求,但即使看重成績的公司,也絕非只看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而更想從中考察他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生的本職是學習,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或許就是日后對待工作的態度。”一位外企招聘總管如是說。
另外,自薦材料在外企招聘過程中僅起到參考作用。因為考察的重心,永遠是放在現場的筆試和面試上。
應聘時該不該談錢?
作為一個應聘者,主動向公司提出工資、待遇方面的要求,多少會損壞他在招聘者眼里的形象。一些外企表示,他們希望所招募的員工不是奔“飯碗”(job)而來,而是奔“職業”(career)而來。過分重視薪酬待遇,是短視的表現。任何一家管理有序的外企,都喜歡對事業有所追求的員工,而不會歡迎目光短淺者。
應聘時是否表現得越搶眼越好?
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公司了解你,應聘時理所應當要學會自我展示,但這種展示必須有分寸。
例如,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在招聘今年畢業生時,曾有一位履歷和表現都很突出的女生,一路過關斬將。在最后一輪小組面試中,她伶牙俐齒,搶著發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小組其他成員幾乎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然而,最后她落選了。參與招考的各部門首腦一致認為,她盡管個人能力超群,但明顯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招聘這樣的員工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害無益。
職場貼士:謹提建議:下屬在向老板提建議時,要將自己的建議和老板最關心的目標緊密契合,在新建議書中,可以沿著 老板某些腳印和路線圖前進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