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出臺的《工資條例》,與工資增長不必互為條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資司司長邱小平日前表示,《工資條例》正在起草中。
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作為牽頭單位,與包括全國總工會,中國企聯等社團組織在內的十多個國家部委,聯合組建起立法小組,前期的立法調研已經完成。(見1月21日《寧波晚報》)
看到國家正在制定《工資條例》的消息,職工調薪可參考CPI指數,作為一個國企的員工很是開心,計劃經濟時代的調薪是國家說了算,商品經濟時代的調薪都是企業說了算,調多少什么時候調,都是企業法人說了算,作為企業員工沒有說話的權利,各種報表也證實企業的效益確實不錯,可是到民眾哪里,就是不見漲工資之說,說實話,我們已經有多年不漲工資了,本以為這次工資會漲不少,然而按照企業的條條框框計算下來,還是沒有漲多少,到是那些坐在機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管理者們,漲的是一般職工的幾倍之多。職工就是有意見,想提意見,想找說法,依據呢?法規呢?
現在好了,國家出臺了《工資條例》就是漲工資也能做到有法可依。
本來嘛,現在物價上漲的快,企業幾年不漲工資,就是漲一點,工資上漲的幅度遠遠低于物價上漲的幅度,人民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一線生產崗位工資一般偏低,農民工的工資更是低得可憐,但是還是不法企業拖欠其工資,有法可依,讓那些欠薪和懶薪的企業無可乘之機。雖說政府部門為了調控職工的工資收入,確立了職工工資的最低標準,并沒有把職工調薪納入法律的機制,只有國家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的長效機制,民眾才望能做到工資的真正增長。
雖說以前企業是根據效益來漲工資,實際操作起來還是不能真正的與企業效益掛起鉤來,這樣漲工資就成為一個死角,對于個體企業,則是老板隨心所欲,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人,到是很少聽到漲工資的事情,勞動者得不到應有的報酬,老板們則可侵吞工人的剩余價值,勞動者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貧富不均,兩極分化嚴重。
職工調薪可參考CPI指數,這是個新奇的提法,也是一個符合人民意愿的提法,如果漲工資真的能隨著CPI指數一起走,那將是一件好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太多,期待《工資條例》的出臺,也期望國家為了保障人們的生活水平,能深入調查研究,仔細斟酌,制定出好的適合國情,符合民意的好政策來。對待漲工資這樣關系到民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讓職工有參與的機會,有知情權,有話語權,讓職工成為企業真正的主人。
職場貼士:粗心會失誤,你不該為失誤破財。門窗沒關好,包包沒看好,小偷見機光顧,錢財遭到洗劫;手機或是其他物品,沒有隨身攜帶好,不小心掉到就座的地方,比如出租車、公交車、飯店,等你想起來時,已經被別人“撿”為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