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在單位始終面帶微笑,對客戶熱情周到;但一下班回家,就變得笑容全無,煩躁不安,經常對家人發火。近日,不少職場人在網絡上描述自己遇到的類似困惑。事實上,這些人患上“微笑抑郁癥”,已成為“職場雙面人”。職業規劃專家認為,職場人應調整心態,調解“微笑抑郁”,避免成為“職場雙面人”。心理專家建議,這類人應加強與家人的溝通,保持健康的心態。
上班笑臉迎人 下班家中“暴君”
“迪姆”在網上訴說,稱自己是一名房產中介。在這個行業,公司只給很少的底薪,收入主要靠傭金提成。“客戶是上帝”。為了拉到客戶,“迪姆”對每位顧客笑臉相迎。有時因為買賣雙方銜接不好,都向他發火,他也要賠上笑臉。有時付出了許多努力,結果買賣雙方“跳單”,自己幾個月的忙碌白費。還要不斷地打電話,挖掘“潛在”的客戶,經常碰得灰頭土臉,自己還不能發火。
在工作中受盡氣,一回到家中,“迪姆”常常是直接往沙發上一靠,動都懶得動。他經常心情煩躁,對老婆愛理不理,對女兒不聞不問。父母有時過問他工作的事,他也會無緣無故地發火。結果是一家人非常不和諧。“迪姆”知道自己這樣對家人是不對,時常后悔,但他又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
“珍”是一家保險公司業務員。上班時她衣著整潔,辦公桌一塵不染,文具文件擺放有序。衛生評比,“珍”的辦公桌每次都是最佳。在辦公室內,“珍”說話輕聲細語,和同事相處融洽,頗受同事好評。
可是下班一回家,“珍”完全是另一人:衣服隨處亂扔,茶幾上亂七八糟。廚房里一塌糊涂,鍋盆碗筷扔在那里,不到用時不清洗。“珍”在家中像女皇一樣,對老公頤指氣使,指揮老公干這干那,自己卻躺在沙發里看電視。
“在辦公室里,就必須按一個職場人要求自己。”珍說,在家就不同了,家是自己的小天地,再也不用偽裝自己,可以隨心所欲。
職業指導師:
及時進行心理恢復和自我調節
高級職業指導師、深圳大學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研室常務副主任陳德明認為,職場人士要學會調整,避免成為“職場雙面人”。首先應樂于服務和付出。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受人尊重和充滿友好氣氛的環境中,而微笑就是這個使者。當職場人學會真正寬容和接納別人并樂于付出時,微笑就會發自內心,從而形成良好習慣,就不會出現“微笑憂郁”。
長時間、高密度的能量消耗會使人身心疲勞。因此,職場人要及時進行心理恢復和自我調節,以及參加必要的文體活動,避免出現“微笑透支”,下班后冷臉面對家人的情況出現。
心理咨詢師:
長期“雙面”可導致人格分裂
高級心理咨詢師陳泳認為,“職場雙面人”現象雖然算不上心理問題,但長期發展、頻繁“雙面”或導致人格分裂,產生“微笑抑郁癥”、恐慌癥等心理疾病。“微笑抑郁”如不及時加以心理引導,會發展為重度“抑郁癥”。患者本人一面是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一面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可能導致情緒崩潰。陳泳建議,“職場雙面人”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別患得患失。同時,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善待和相信身邊的人,樂觀積極地看待身邊的事。記者 馬培貴職場貼士:職場新人:職場新人應樹立穩重、嚴謹的形象,遵守紀律,從點滴做起,沒有一個上司喜歡下屬踩著鈴聲進辦公 室,手里還抓著沒來得及吃的早點
下一篇:我的喜來登實習生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職場中保持高度積極性的5種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