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畢業后的一年時間,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年,總是跳來跳去,安定不下來,一家公司沒有停留超過三個月的。這半年基本上沒有學到多少實在的東西,至多是豐富了自己的經歷。下半年,在我現在的這家公司,可以說是一直勤勤懇懇,踏踏實實。這半年雖然也沒有學到什么東西,但是我的心態變化了,以前不能理解的東西,現在可以理解了,以前考慮不到的問題,現在想到了,這變化讓我感到欣喜。我把自己一年多的感悟,總結出來,希望與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共同分享。
重視自己的工作
這也許是一個非常俗氣的故事:有兩個建筑工人分別參與修建教堂。第一個人覺得,我只不過是在搬磚頭而已,沒有什么成就感;第二個人卻想,我是在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業(雖然實質上他的工作也是搬磚)。許多年時候,第一個人依舊是搬磚工人,第二個人卻成了偉大的建筑設計師。
雖然這個故事非常老套,但說明了一個問題:要重視自己的工作。事業無大小,但是卻有輕重,這取決于你對它的態度。我現在在一家雜志社工作,這個雜志剛剛成立,編輯部也就是只有我們三個人,整個公司的注冊資金也只有100萬。就這么一個小企業,我們的客戶卻不乏全國百強企業,我們交流的對象也不乏福布斯榜上的名人。
面對幾十億的大企業,我們這個剛成立的小公司也能夠自如交流業務,底氣十足,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非常看重自己的事業,這種力量總在支持著我。老總經常強調:不要妄自菲薄。
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自己的定位和要求就不一樣。我身為編輯,還要進行采訪、拍照片,同時,還要推廣我們的雜志,因為,我們的雜志太需要推廣了。每次出差,我和同事首先要進行自我檢驗:精神狀態是否飽滿、雜志帶了沒有、名片是否足夠。我們是個小媒體,有時候經常遇到一些大牌的媒體,這時候我們同事跟他們的差異就出來了。他們一身休閑,攝影記者狂拍一些照片就走了;而我們的同事不但要聽會議、進行采訪,還要跟會場上的每一個人交換名片,回來后把他們的名片錄入數據庫,再進行追蹤回訪。
做媒體,我們是最累的。雖然也可以偷懶,也可以不去聽會議,不去跟企業交流,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注重自己的事業,這分量不能讓我們偷懶。
服從是一種美德
我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我不能忍受別人指揮我,如果非要如此,我寧可選擇孤獨。我來到這個公司之前,前面好多家公司就是感覺不能承受“被指揮之屈辱”而辭職的。
這個公司里面,我有一個上級。她年齡比我大不了多少,工作時間比我長不了多少,從業務上來講,我們可以旗鼓相當。也正是如此,我開始的時候對她不屑一顧。老總對此非常頭疼。
后來,我嘗試著跟她主動溝通。經過幾個月的磨合,我們現在配合默契。我體會到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企業,團隊精神非常重要,服從是一種美德。我現在看來,上下級的界定,是出于做事的需要。
每個人都想去領導別人而不喜歡被領導。但是,在做領導之前,首先要做好被領導的角色。只有這樣,等你真正成為領導之后,你才會明白如何去領導別人。這個過程,不能被取代。
要有服務意識
客人來我們公司,半分鐘之內,必須得泡上茶;接電話的時候,不管誰打來的,都要熱情大方;外出開會,對待任何人,總要彬彬有理,態度謙遜……這就是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老總經常告誡我們:做生意其實就是做人,首先要把人做好。這里面體現出的是服務的精神。
我感覺越是成功的人,他們的服務意識越強。我第一次出差時,遇到一個臺灣的老板,他姓蔡。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對他無名指上戴的碩大的黃金戒指感到十分介意,總覺得他像個暴發戶,沒有多少文化。但一件事情讓我對他的看法有了巨大的轉變。他跟我們老總合影,要我把照片發個E-mail給他。回到北京之后,我把照片掃描了之后發給了他,沒過多久我就把這件事情忘了。沒想到過了幾個禮拜之后,我居然收到了一個他親筆寫的致謝的賀卡。這件事情給我觸動很大。我想,換了是我,我至多回個郵件表示感謝罷了,絕對不會大費周折的去寄賀卡,何況人家一個企業的董事長。
職場貼士:健康是根本,你不該為健康花冤枉錢。北方有句老話:要甚沒甚,不要有病。生病住院,那就是個無底洞。
下一篇:最容易被老板開除的15種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王選:發明家和企業家間的孤獨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