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活躍的健身積極分子,我每天在健身房呆至少一個小時,不過以前我可不是這樣。以前,我從來就不是什么“明星”運動員,即使鍛煉,也都是斷斷續續的,我試了好多次才養成了固定時間鍛煉的習慣。從那些失敗的嘗試中,我學到的是:如果你想讓一個習慣根深蒂固的話,必須每天都要堅持。
我開始培養鍛煉習慣時,前幾次總是以失敗收場;我試過一個星期鍛煉3到4次,還是無濟于事。最終導致修成正果的訣竅是:養成每天鍛煉的習慣。持續不斷的鍛煉是更容易培養的一種習慣,也許這聽起來有點違背常理,可是當你深入研究習慣養成的原理后,你會發現是有道理的。
每日習慣能夠得到更徹底的強化意志力并非嘗試改變習慣的最大因素。有必要的話,很多人有足夠的意志力度過第一或第二個星期。可是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毛病:他們的習慣還沒有被調整到足夠讓行為自動進行的程度。
想知道原因嗎?讓我們來比較一下Jill和John的鍛煉習慣就知道了。
John訂制了一套計劃,每周一,三,六健身,他計劃的每次健身時間比較長,大概一個小時。每周一,John會被鬧鐘叫醒,然后去健身房。與此同時,他并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強化了起床(每日例行的行為)和健身的聯系,并使之成為了固定模式。
但是到了周二,John起床后,沒有去健身。把每日習慣和鍛煉聯系在一起的模式,到這里變得不那么強了。接下來的幾周里,John發現他仍舊需要提醒才會記得去健身。
Jill卻相反。她的計劃是每天都鍛煉。雖然她每天只去健身房半個小時,但是她每天都在堅持。當她的鬧鐘響起時,她立刻條件反射地去拿健身包然后出門。她的模式不斷重復,直到成為自動的習慣。
堅持是關鍵
假如健身成為了例行公事,那也許是因為你連貫性保持得不夠好。沒有人愿意單調乏味地每天重復完全相同的內容,但是你可以先從那幾個影響連貫性的大因素著手,比如從固定每周鍛煉發展到固定每日鍛煉。
假如你堅持的話,那么即使你并非每天同一個時間鍛煉,每日鍛煉這根神經也會扎根到你的腦袋里,以至于每天不做就覺得少了點什么。
在每日計劃中進行緩慢的改變
我是“從緩慢到革命性變化”的堅決擁護者,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注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一向從未/很少鍛煉,養成每日鍛煉的習慣將會很難。以下是在每日計劃中進行緩慢地轉變的一些方法:
* 減少每次鍛煉的時間 - 鍛煉的時候,我喜歡一次60-90分鐘。要是你時間緊迫的話,從20-30分鐘開始也是有效的。
* 讓鍛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可能的話,固定選擇一條走路或者騎自行車去上班的路線。
* 簡單的開始:不要每次鍛煉都選擇馬拉松。每次鍛煉的第一天就生病,最容易讓人放棄。開頭簡單點,然后提高。
找到正確的激勵機制
開始新的鍛煉計劃前,你必須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要么太過容易忘記了調整;抑或太難了挫敗多次而放棄。10分鐘左右的鍛煉習慣很容易就被忘記;而一次就做到每天鍛煉2個小時則太難了。
假如你曾經無法堅持鍛煉習慣,試著改成每天鍛煉吧,我已經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了幾種不同方式的鍛煉,每次我都發現,這個方法在保持習慣至根深蒂固方面,極其有效。
職場貼士:最近離婚的“驚悚”細節。即使一切屬實,提到這個話題則會顯示你這個人不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