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成功的人多半早起?因為早上是擬訂戰略的最佳時機!早上是吸收知識的黃金時段!早上是修補人際關系的大好時機!早上傳遞的感謝郵件更為有效!掌握早上10點之前的黃金時間,人生從此改變!在一個追求效率的時代,要交出卓越的工作成果,就不能不把握早上的黃金時間!——蟬聯日本商業類暢銷書排行榜的《早上10點之前完成工作》為讀者詳細講解個中道理。
電視節目收視率最高的時段稱為黃金時段,對電視臺而言,這也是最賺錢的時段。那么,上班族的黃金時段又是什么時候呢?
這或許因職業、產業及個人的看法的不同而會有所差異,但我建議最好將從進辦公室到早上10點為止的這段期間視為黃金時段。當然,這段時間越長越好。
工作的黃金時段越長,你所能做的安排、準備也就越充分。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從進辦公室到早上10點為止的這段期間就是每一天工作的開始,務必善加利用。
然而,這段時間應該做些什么呢?若照我在前面所說的,上班途中已錄下今日的日程,那么,大約在9:30左右,就可以將錄音內容打印完畢,交給下屬了。也就是說,上午9:30以后,整個辦公室的人都應當已經進入備戰狀況才對。
然而問題就出在一般公司通常都會在上午開大大小小的會議。大則動員全體員工,小則各個小部門自行開會。總之就是召集一群員工,討論與工作相關的事項。會議內容可能是提出報告、上級指示或下命令,研究公司策略或是分派工作,等等。但就我的觀點來說,企業之所以會如此沒有效率,就是因為有太多這種無謂的會議。
特別是當參與會議的人不用心,或是報告的人準備不夠充分時,整個會議勢必變得冗長,浪費掉一個早上的時間也不算太夸張。嚴格說來,這種會議不僅無法達到效果,而且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
為何開會反而是浪費時間呢?我認為從一開始就召集一大群人,雜亂無章地沒個重點地講個不停是最主要的原因。除非有個高層能統率全員,并下命令指示所有人該如何做,否則要統一大家的意見根本就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我寧愿不召開會議,而采取與下屬個別會談的方法。換句話說,也就是與員工“促膝長談”。前面我曾引用一則新聞,提到日本職業棒球隊巨人隊前總教練也是通過與隊員促膝長談,傳達他的想法與策略之后,才做出由他們擔任重要職務的決定的。
雖然我無法具體知道巨人隊總教練是如何與他們促膝長談的,但接下來我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供大家參考。首先,我一定將會議大綱寫在幾張A4紙上發給下屬。之后當然按照會議大綱討論。在會議大綱里,我一定會問及“目前工作上遇到哪些困難”,開門見山地點出最大的問題所在,接下來則問“你打算怎么做”。
對方事先就知道我會問這兩個問題,也習慣在開會前想好答案,所以會談中就能提出他的看法。若他的方法行得通,我便放手讓他去做,若覺得不合適,則提出自己的建議。
開會的目的大致上都已列在會議大綱里,開會過程也就不易離題太遠了。按照這樣的方法與所有的下屬會談,長則一刻鐘,短則5分鐘,就能完成個別會談。
當然也不是說就此不用召開全體會議,只是這樣的大會議我一個月最多召開2次。開會本來就是很重要的事情,然而之所以如此容易讓人感到厭煩,我想開得太頻繁,應該是原因之一。
一年到頭都在開會,導致每次開會總會令人忍不住嘀咕一句“又要開會呀”,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若以打棒球來比喻這樣的心態,就像把人放在球永遠飛不到的地方守備,久了就沒意思了。
相反地,以一對一的方式對談,就好比投球手與接球手的組合,彼此有休戚與共的危機感,必定要致力于溝通才行。這也是我為何如此重視一對一會談的原因。
不過,一對一的會談也一樣要注意不能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下來。所以我會事先準備開會大綱,將“目前工作上遇到哪些困難”“你打算怎么做”等重點先列出來,以求短時間內有效達到溝通的目的并結束會議。如此一來,你就能盡早了解對方的想法,而你也可以在早上10點之前完成所有與工作相關的準備事項。
職場貼士:能把公司照看成小家的人,一定特別愿意提早來上班,就先從給花草澆澆水、喂喂小魚、清新整潔的環境開始一天的工作吧,也是提高主動性的小竅門。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