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zch.cn]報道:在人際交往中如能正確地利用介紹,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范圍,廣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傳,在交往中消除誤會,減少麻煩。自我介紹,即將本人介紹給他人。從禮儀上講,作自我介紹時應注意下述問題:
(1)自我介紹的時機:
在下面場合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自我介紹。如:應試求學時、在交往中與不相識者相處時、有不相識者表現出對自己感興趣時、有不相識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紹時、有求于人,而對方對自己不甚了解,或一無所知時、旅行途中,與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與之建立臨時接觸時、自我推薦、自我宣傳時、 如欲結識某些人或某個人,而又無人引見,如有可能,即可向對方自報家門,自己將自己介紹給對方。
(2)自我介紹的注意事項:
* 注意時機:要抓住時機,在適當的場合進行自我介紹,對方有空閑,而且情緒較好,又有興趣時,這樣就不會打擾對方。
* 講究態度:態度一定要自然、友善、親切、隨和。應鎮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禮。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虛張聲勢,輕浮夸張。表示自己渴望認識對方的真誠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視為榮幸,如果你態度熱忱,對方也會熱忱。語氣要自然,語速要正常,語音要清晰。 在自我介紹時鎮定自若,瀟灑大方,有助給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畏怯和緊張,結結巴巴,目光不定,面紅耳赤,手忙腳亂,則會為他人所輕視,彼此間的溝通便有了阻隔。
* 注意時間:自我介紹時還要簡潔,言簡意賅盡可能地節省時間,以半分鐘左右為佳。不宜超過一分鐘,而且愈短愈好。話說得多了,不僅顯得羅嗦,而且交往對象也未必記得住。為了節省時間,作自我介紹時,還可利用名片、介紹信加以輔助。
* 注意內容: 自我介紹的內容包括3項基本要素:本人的姓名、供職的單位以及具體部門、擔任的職務和所從事的具體工作。這3項要素,在自我介紹時,應一氣連續報出,這樣既有助于給人以完整的印象,又可以節省時間,不說廢話。要真實誠懇,實事求是,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辭。
* 注意方法:進行自我介紹,應先向對方點頭致意,得到回應后再向對方介紹自己。如果有介紹人在場,自我介紹則被視為不禮貌的。應善于用眼神表達自己的友善,表達關心以及溝通的渴望。如果你想認識某人,最好預先獲得一些有關他的資料或情況,諸如性格、特長及興趣愛好。這樣在自我介紹后,便很容易融洽交談。在獲得對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頭加重語氣重復一次,因為每個人最樂意聽到自己的名字。
(3)自我介紹的具體形式:
* 應酬式:適用于某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場合,這種自我介紹最為簡潔,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項即可。“你好,我叫XX.”“你好,我是XX.”
* 工作式:適用于工作場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職單位及其部門、職務或從事的具體工作等。如 “你好,我叫XX,是XX公司的銷售經理?!?“我叫XX,在XX學校讀書。”
* 交流式:適用于社交活動中,希望與交往對象進一步交流與溝通。它大體應包括介紹者的姓名、工作、籍貫、學歷、興趣及與交往對象的某些熟人的關系。如“你好,我叫XX,在XX工作。我是XX的同學,都是XX人?!?BR>
* 禮儀式:適用于講座、報告、演出、慶典、儀式等一些正規而隆重的場合。包括姓名、單位、職務等,同時還應加入一些適當的謙辭、敬辭。如“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叫XX,是XX學校的學生。我代表學校全體學生歡迎大家光臨我校,希望大家……?!?BR>
* 問答式:適用于應試、應聘和公務交往。問答式的自我介紹,應該是有問必答,問什么就答什么。 她投訴我以后,我廣州的上司就詢問這件事(廣州的上司是我深圳的上司的上司)。我據實回答。我認為自己沒有錯。自己當時還是年輕啊。
后來,跟B的關系有所緩和。但是沒過多久,有發生了一件事——出差請款。因為有幾次登報招聘,需要先付款,才能登報,而品牌提出登報招聘也都是突然提出,我也就緊接著請款。B跟我說,領大額現金要提前申請,否則她那邊的現金不夠。這我能理解。04年6月初,我們人事部計劃7月在香港開會,后來因為我來不及辦理港澳通行證,就改在廣州開會。需要請差旅費,所以6月的時候我就跟B打過招呼。7月的時候需要請款,她說沒問題。在臨出差前一個多周,我又問她請款有沒有問題,她也說沒有問題。后來我訂了機票,別就要來送票了,我跟B說,我要領錢,結果她說現在沒錢了。當時,我就很氣憤,我問過幾次她都說沒有問題,現在卻跟我說沒錢。我只好用自己的積蓄付了機票錢。更可惡的是,她惡人先告狀,說我沒有跟她溝通好什么時候用錢。當時,只覺得這個人夠無恥,我跟我上斯說了,錢請不了,到時候我的住宿費我這邊肯定支付不了。我上司說,如果北京財務部不能給錢,他就在廣州幫我請款。后來,過了兩天,B還是把差旅費給了我。
這次的經歷無疑讓我跟B的關系更惡劣了。
跟B爆發的第三次沖突是因為工資支票的事情。每次在五一、十一、春節前,我們工資都是提前在4月底、9月底發放。所以,通常4月、9月或者春節前,我們人事部都加快工資計算速度,以免出現問題。否則,就可能被前線員工投訴。結果有一次,工資款很久也沒有發到外包公司的賬戶,外包公司一直催我,問我何時工資才能到賬。于是我詢問了財務部的K(B的下屬,后招聘的),以前也曾問過她幾次工資支票的事情。我問K,工資有沒有到。她說,沒有。我很著急,于是聯系香港人事部的同事,請其與香港財務部溝通,看看出了什么問題。后來香港財務部回復,工資支票早已寄出,而且,連同工資支票一起郵寄的其他文件,B都說已經收到了。工資支票應該也收到了。
我再次感覺被愚弄了,我因為發放工資焦頭爛額,財務部還撒謊騙我。我馬上跟上司說明此事。在B的上司打電話過來的時候,B先把責任推給K,后來又說我沒有問清楚,讓K以為我問的是工資有沒有發到個人賬戶,K的意思是她自己沒有收到。因為之前我問過K幾次工資支票的事情,所以我很確定K知道我問得什么意思。根據我的推測,因為收到工資支票,她們遲遲沒有匯款,怕擔責任,所以告訴我沒有到賬。事情還是不了了之。后來K在QQ中告訴我,是B不讓她跟我說工資支票的事情,同時,她也說夾在B和我之間很難做人,而且,B是她的上司,她只有支持B。
跟B的最后一次爭吵是,因為工作的事情,我跟她說話。她直接跟我說,你別跟我說話。那種態度,讓我忍不住回了一句,你算什么東西。呵呵~~~她馬上開始投訴我。我上斯說我不該說那樣的話,我說,她可以跟她上司說,別看有些人(指我)長得老實,實際上怎樣怎樣….這不算人身攻擊么?
我的上司在我跟B的溝通上也給了我不少壓力,跟我說,現在他和B的上司能把事情壓下來,但是如果傳到香港哪里就不好了。在給我的考核中,溝通能力給我的分數很低。直接影響我的最終評核。但是,跟我的關系不融洽,根本沒有影響到B的考核。說實話,這也讓我感覺有些不平。
今年的考核,我的上司仍然在我的評核中占了很大權重的溝通能力打了低分。我不認可,我在我的意見中注明,只是與財務部的關系有待改善。
一次香港人事經理跟我提到他聽說北京前線的一個營運經理E很難纏,他很想見見E。但是我卻覺得我跟E相處的很好。我籌劃公司周年晚宴,就曾讓那個營運經理E跟我一起去酒店看場地。今年年初,去天津舉辦晚宴,請她找當地的員工幫我提供舉辦晚宴場地。在財務部B說我在天津的酒店住宿發票,有問題,不能報銷的時候,我詢問了E,她說,之前她用的那個酒店的發票一直沒有問題,讓我就跟B這么說。
一般來說,跟別人溝通,我認為,只要對事不對人,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誠懇的溝通就可以,但是我發現,在與B的溝通中這些都是不管用。跟B的關系,我認為不可能改善了。作為一個從事人力資源的人來說,這確實是我失敗的地方。但是,我現在實在是想不出有什么辦法能跟B溝通。溝通不好,上司一直給我壓力,而且影響我的考核。如果讓我委曲求全的跟B道歉,求和。我寧愿辭職。
不知各位如果碰到B這樣的同事,都是如何相處?
職場貼士:有時候,我們認為把自己的工作分攤出去,不免有“支使”他人之嫌,即便把工作交給了別人,但由于個人理解與處理問題的角度不同,他人所做的工作匯總到你這里時,你會遺憾地發現,你們好像說的根本就是兩回事。你可能因此而后悔當初不如自己把事情干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