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下崗”是前幾年的流行詞,當年的當事人如今大多已過“不惑”之年。但慢慢的,“失業”“下崗”的字眼和年輕人扯到了一起,有的是大學甚至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高不成低不就、消極對待就業;有的高中、初中甚至更低學歷畢業后,還未就業就已失業……
現狀 “等吃、等喝、等死”
圍墻巷口有家網吧,劉博是常客。網管說,他每天都來玩網絡游戲,要上2瓶啤酒,從中午坐到傍晚,像上班一樣。他在游戲里擔任“幫派老大”,手下有一群“小弟”,每天忙著練級和打架。劉博以前在某KTV上班,但經常與經理起沖突,而且“才給一千,太累了,不劃算”,就辭職了。兩個哥姐早已成家,他和父母一起住。哥哥姐姐對這個小弟略有微辭,他就大發脾氣。今年7月他就滿31歲,離上一次工作的時間已有三四年了,但大家都不再對他提將來的事,“工作”成了躲避的話題。“等吃、等喝、等死”,他對自己這樣描述。老人家也發愁,孩子這樣下去如何是好?等我倆都不在了,孩子怎么辦?
政法學院99級某系畢業生聚會,畢業2年多了,現在仍“賦閑在家”的竟有十幾個,再加上正準備考研、考公務員的,將近30人。一個女生父母都是成都退休的公務員。她比畢業時胖了不少:整天在家上網、煲電話粥,畢業后出家門的次數都數得過來,“那些工資還不到1000元的工作,除去交通、交際,能剩幾個錢呀?還要看人臉色行事,丟爸媽的臉……”
問題 新成長失業青年增幅率達63%
另外,還有很多年輕人中考、高考落榜,之后或者進入技校,或者就開始了不停換工作的“流動失業”狀態。
勞動部《2003年-2004年:中國就業報告》說,當前正面臨自然新生勞動力的高峰期。據統計,城鎮新增勞動力中只有40%-50%能夠實現就業。新成長失業青年增幅率為63%,勞動力市場普遍出現的青年就業問題正成為主要矛盾。
原因 應試教育+父母包辦
陜西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石英說,這些新生的失業族大多成長于以升學為取向的應試教育中,他們又沒有得到專門的職業技能訓練,在就業市場中沒有什么優勢可言。這是目前教育的悲哀!如何引導和推動這些被勞動學研究專家和社會學家們稱為“新失業群體”的年輕人,讓他們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是該關注一下了。
另外,很多父母缺乏培養子女獨立性的意識,習慣包辦,以能夠給子女提供好的生活條件為榮,認為這樣才是對得起孩子。以致于有些孩子雖然在生理上已經成年,心理上卻依然是個“大齡兒童”。
其實父母對兒女的責任僅僅是在其18歲以前,過了18歲,或者再放寬點,大學畢業后,孩子就應該獨立了,父母要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不應因為不能再幫助孩子而感到愧疚。因為畢竟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完。
職場貼士:吃虧是福:苦一點累一點怎樣呢?多做一些事情怎樣?加班加點又怎樣?如果你把這個當作是對自己的磨練,你會發現工作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你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積累很多經驗!
下一篇:博士畢業生月薪期望值降至5000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業心病 別讓巨大壓力困住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