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全國人才市場第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11月21日啟動,目前已有43.6萬個職位虛席以待。人事部在招聘會期間設立舉報電話,凡是發現有歧視應聘者相貌、年齡等行為或者舉辦假招聘會的將予以嚴肅查處。
一年一度的招聘會又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家人事部針對每年發生的相貌、年齡等歧視現象,發布了一項硬性制度,即:招聘會相貌歧視逮著就罰,另外還公布了舉報電話。這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無疑是條好消息。
現實生活中,身材相貌歧視、乙肝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學歷歧視……諸如此類詞匯已變得難以吸引公眾眼球,這類新聞已變得屢見不鮮。比如說,今年3月11日,山西省偏關縣的劉永峰同學參加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山西的專業課考試,考了239分,超出該校在山西的專業合格線41分。但是,劉永峰最終卻因患有斑禿而被拒之于用人單位的大門之外??即髮W既不是選美也不是選秀發,“頭發歧視”毫無疑問是“相貌歧視”的又一個翻版。
應該說,諸如相貌歧視、乙肝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等歧視現象在職業場上普遍存在,但是要對職場歧視者實行處罰又談何容易?當前并沒有成文的法律法規制裁這類行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有關部門發現了這類問題,也多半是采取批評教育的辦法,督促其改正,下不為例等等,而沒有什么剛性的措施。但是,遭遇歧視的求職者就不同了,那么在大部分情況下由于“無法告狀”,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少數人即使走上法庭,也很難找到可靠的法律武器。
其實,早在兩年前,2004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周洪宇教授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盡快制定反歧視法的建議”,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將制定反歧視法提上議事日程,努力消除當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歧視現象。
所以,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保護每個公民的就業權利,使每位公民就業做到有法可依,以保護民眾的平等競爭的權利,是大眾的共同期待。
職場貼士: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下一篇:人文環境成為"海龜"首要考慮的因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七成七臺灣上班族樂于兩岸穿梭工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