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關于職場,最大的悖論就是“第一次”,或者說是所有雇主對“經驗”的變態追求。不論你去找什么工作,人家都會問:以前做過嗎?有這方面經驗嗎?
一位四處碰壁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向我哭訴,說什么都要經驗,我就不明白,銷售需要經驗,操作機器需要經驗,可是做秘書干行政需要什么經驗呢,做就是了唄。
我說咱們趕緊打住,可不敢這么說,每個行業都很重要,每個行業都希望被人看重,所以你要對那些你認為最不需要經驗的行業的人說,你們這行最考驗人的素質和反應力,經驗是特別重要的,我在三個其他單位實習后獲得了一定經驗,才覺得有資格正式申請你們的職位。
問題在于,你還是要克服那個“第一次”,如果沒有這個第一次,就永遠沒有經驗。
我上大學時特別喜歡假期做全陪導游,可是申請了一年都沒得到一次機會,人家就是說,你有經驗嗎,沒帶過團,我們怎么敢把二十多號老外交給你?
后來終于有了機會跟著老導游一起帶團了,我的主要目的是每到一個城市就打電話給同學,請他們來賓館住。當時80年代,五星級酒店還特別稀少,眾人對我能睡那種軟綿綿的大床,使用電動窗簾的按鈕感到羨慕不已。這樣也總算邁過了導游行業的“第一次”。
后來我去申請在業余大學講英文,學校問,有過教學經驗嗎?我說沒有,但是肯定可以講好。教務處長懶洋洋地抬了一下眼皮說:“回去等消息吧。”
等了半年,因為一名教師得了急病,我得到了一個機會。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教務處和英語教研室好幾個老師坐在下面,本子上記來記去的。我掙扎著過掉了這第一關,還好奇地問人家,如果是有經驗的老師,還需要這種觀摩評定嗎?回答是,不用。
不過應該承認,經驗在很多關鍵的不可言傳的細節方面作用很大。我第一次給人家做focus group市場小組測試同聲翻譯,人家問,你做過focus group的同傳嗎?我說做過大型會議的同傳。我的意思是,我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沒吃過鮮豬肉但吃過凍豬肉,你說這有什么區別呢?
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七八個人在房間里聊一種公司需要測試的產品,公司的人坐在旁邊一個小房間里,隔著一面透的大玻璃觀察那些人的反應,傾聽他們的講話,翻譯則把他們講的話譯給公司的老外市場總監。
被測試小組里有一個人,思路混亂,甚至有些毛病,他說的話大致是:我喜歡紅色,紅色是我的首選,因為紅色讓我感覺有點興奮,所以綠色更讓我著迷,綠色是我真正要選擇的。
我完全被搞糊涂了,不知道他要說什么,一度卡住了,半天沒有翻。老外市場總監就急了,問:“我聽他說了那么多話,你怎么就翻這么幾句呢?”
最后老外跟他的部下說,以后還是要找有經驗的同傳。老外的部下對我說:“你還是沒經驗,這種項目,你沒有必要賣弄你的語法和思路,里面的人說什么你就翻什么,他放一個屁,你也要用英文發出一個屁聲來。”
每個人都有他職業上的“第一次”,每個職業又都要求從業人員擁有經驗。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把創造“第一次”作為一個生意來做。由專業服務公司提供“第一次”的機會,求職者交一定的費用,提出需要在哪個行業做“第一次”,然后公司安排他們到相應的行業去體驗。
這種思維模式非常簡單清晰,就是第一次你需要付出,第二次是人家為你付出;你第一次花錢買經驗,第二次就有雇主為了你的經驗而付錢雇你。
如果你還認為這一商業模式實施起來麻煩,那干脆就更大膽一些,成立一些“菜鳥公司”,如“菜鳥秘書有限公司”,“第一次房地產銷售有限公司”,“沒做過勞動服務公司”,“純業余餐飲有限公司”等等,這些公司行業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完全雇用沒有經驗的人員。你覺得不大靠譜?不用怕,我們有“敢嘗試市場營銷公司”為你做營銷方案,通過學者和心理學家收集所有對經驗不利的東西,對沒經驗有利的東西,包裝以后推向市場。
當市場上充斥這樣的口號,你還覺得經驗就那么重要?
我們沒有狹隘的經驗主義。
我們的創想與天空一樣廣闊。
與那些有所謂經驗的公司相比,我們提供的是百分之三十更低的價格和百分之百的客戶滿意度。
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我們更加努力。
我們的夢想是,每一個職場的新人都能在工作申請表的“優勢”一欄填上 “沒有經驗”。
作者是美國通用電氣中國公司公關傳播總監。福布斯中文網將獨家連載《金領手記》,談及商業,商務人士的生活,職場生存的秘訣,這些聽來嚴肅的主題在作者筆下變成“成功必有怪癖”,“老板為什么不生病”,“商務人士為什么都白頭發”,“你會不會雇漂亮的女秘書”這樣輕松詼諧的故事,也帶著對職場、對人生的體驗和思考,讓人讀來時會意而笑,不時擊節叫絕。職場貼士:以同理心的方式去考慮問題:不要總是想我要什么,我看到什么;反過來站在老板的立場去想他要什么,他看到的是什么。你會避免很多沖突,變得善于思考和把握平衡!
下一篇:“砍價師”能成新職業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醫生應重塑職業倫理挽救信任危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