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一年一度的“3·15”又到了,關于商品打假,消費者并不陌生,然而對于求職者來說,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招聘“李鬼”,可能構成的傷害要遠大于買到一件假貨。那么如何避免受到“假招聘”的欺騙呢?中華英才網教你慧眼識“招”,避免掉進求職“黑洞”。
1.馬路廣告不靠譜。平時粘貼在路燈、電話、樹干上的廣告,9成以上是假的,求職者不必理睬。
2.張口要錢的企業不可信。據了解,正規的職介所只收取登記費和中介服務費,若對方開口就是上百元,那就有可能碰到“黑”職介了。此外,根據有關規定, 任何用人單位不得收取檔案費、工本費、押金等費用,求職者如果碰到用人單位收取這些費用,就得當心遇到皮包公司了。
3.招聘廣告亦幻亦真。這種情況較為常見,如有企業一次招聘上百人,囊括幾乎所有崗位;長年招聘,人數不限;企業宣傳內容精細,招聘職位介紹模糊,那么多半是在為企業做宣傳。
而對于求職者來說,最常見的可能就是第三種情況,但不要以為這種情況不會造成傷 害。小李最近就遇到煩心事,他頻繁地接到陌生電話,讓他去參加一些面試,而這些企業他并沒有投過簡歷,崗位大多為“銷售”、“經紀人”等,與自己的求職需求并不對口。原來,幾個月前,在找工作時為了提高成功率,他在參加過的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將自己的簡歷“海投”了一番,他猜測,肯定是某些公司將他的資料外泄,或被一些中介機構獲取,才造成今天被無數亂七八糟的電話“騷擾”的情形出現的。與小李相比,畢業生小黃更是吃足了“假招聘”的苦頭,某房地產企業許諾“辦戶口”,但必須實習三個月,通過標準是賣出三套房子,于是小黃整日在街上發廣告,拉買家,結果房子沒賣出去,走時不僅沒拿到底薪,連100元的“培訓費”也打了水漂。
企業為何會選擇“假招聘”?據了解,一些小企業為了提高求職者關注,就采取長年招聘的辦法,空缺職位永遠“空缺”著。此外,還有一些企業長年招聘并非不需要人,但他們通常只會接觸期望月薪較低的求職者,或以“實習期”為借口,招募廉價勞動力,一旦職員自己受不了或所謂“實習”沒通過,就再次招來新的員工補上。
面對招聘市場混亂現象,求職者該怎么應對呢?業內人士認為,避免求職風險最好選擇較大的招聘,進行網上求職。據了解,大型的招聘與眾多企業有HR合作關系,其發布的招聘信息較為真實可靠,而且這些用人企業也會委托進行全程的招聘協助。以中華英才網為例,協助企業招聘時會有專人負責簡歷收集、簡歷篩選、通知筆試、面試等各個環節,確保求職者的利益。而對于網上發布求職信息的求職者,訪問者提供的個人資料將會被中華英才網統計、匯總,在的嚴格管理下,為中華英才網的廣告商及合作者提供依據。在未經訪問者授權同意的情況下,不會將訪問者的個人資料泄露給第三方。
此外,中華英才網的專家提醒,投簡歷要有的放矢,在對應聘公司缺乏了解的情況下,隨隨便便投簡歷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現在許多企業使用自身設計的職位申請表,以便篩選簡歷。在模塊化的簡歷中,一定要用精煉、準確的語言來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長項,牢牢抓住HR的眼球。企業招聘是根據自己的職位和工作需要篩選簡歷的,求職者最好根據企業職位的說明情況,制作相應簡歷。
對于有“實習”要求的企業,最好應聘時問清楚實習待遇,并簽訂相關協議。工作中要注意考察企業老員工的情況,如果一個單位的員工除個別幾個外,多數為工作不到三個月的“實習生”,除非新建企業,否則這樣的單位可能只需要“臨時工”,繼續呆下去只是浪費時間,還錯過了其他工作機會。
最后專家還特別提醒畢業生,各地辦戶口都有明確的政策規定,一般企業難做到為員工解決戶口問題。不要單純為了大城市戶口而放棄待遇要求。
職場貼士:1.批評是價值,只有一事無成的人才能免于批評;2.不要怕不公正的批評,但要能分辨;3.不要批評你不了解的人,要趁機向他學習;4.提出新觀念,就要準備受人批評;5.不要批評別人的行為,除非你知道他為何那么做;6.不能忍受批評,就無法嘗試新事物;7.開始批評之前,最好先略加贊美
下一篇:職場交往禮儀會見技巧與說話的禁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面試重頭戲注意面試官態度和表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