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是誰把我的工作熱情和創作激情榨干了?是誰在不斷地給我施壓?時常帶著這些疑問可不利于每天的工作哦,不妨從今天開始“反壓榨”,通過案例來看看他們的解決之道,對您或許有更多幫助。
“老板說”:“老板,當然是老板。他們整天對著我指東指西的,我能沒壓力嗎?不是有這樣的職場定義嘛:老板著臉的人叫‘老板’;經常不理人的是‘經理’;總是要裁人的叫‘總裁’。聽聽這些名字,不努力工作行嗎?”——小燕(32歲 外企職員)
“同事說”:“我們公司人特多,事也特多,平時開個會都得協調半天,同事之間不是你不滿意,就是他不滿意。還有個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家伙,總想在背后拆你的臺,除了工作我還要防著他,真累呀!”——張小姐(27歲 辦公室文員)
“時間說”:“不是我個人意見,80%的白領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我家離單位比較遠,每天早晨起來都跟打仗差不多,胡亂塞一口吃的,就沖到車站,上了車開始想今天一天的工作計劃,好不容易想得靠譜了,堵車半小時,遲到,計劃泡湯。”——林子(30歲 人事經理)
“金錢說”:“我也不知道當時怎么走上‘寅吃卯糧’這條路的,看著自己的賬戶每個月自動被銀行歸零,心疼也沒辦法。金錢是萬惡之源,我現在才開始理解了,每天想的只有一件事,掙錢!雖然現在保險那么難賣,可為了賺錢,工作到天黑也忍了。”——Amy(30歲 保險代理)
“兒童說”:“我恨不得一生下兒子就把他送到幼兒園去,當時腦子里就是工作、工作、工作,想想這些年真的虧欠孩子不少他本應有的家庭樂趣。4歲的兒子學會了調皮,每天送他去幼兒園就成了我最大的問題,死說活說不穿衣服,和你耍賴,每個月光遲到扣掉的工資都能夠交托兒費的了,更可怕的是老板這兩天要找我好好談談,怎么這么倒霉。”——關薔(37歲 財務經理)調查:“白領生育”問題很嚴重?
“自己說”:“怎么,那么多座大山還不夠,還要自己壓迫自己嗎?”你一定會這樣問。其實和許多人一樣,你并沒有留意到自己身體中那個潛意識的“我”,“我”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完美主義”傾向,比如:自尊心特別強,愛面子,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等等。很多壓力正是在這些心理和意念的作用下才開始影響你的工作和身體的。沒想到,有時候,不是老板,也不是同事,自己才是最想把自己“干掉”的那個人。——更新(29歲 本文作者)
◎ 案例:“反壓榨”行動啦
壓力來源案例一:郭萍 部門主管 25歲
1、性格壓力:自己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經常希望每件事情都做到最滿意。但受年齡和性別的限制,在工作上有時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2、年齡壓力:別人以習慣性的判斷標準,不敢對一個年輕女性委以重任,所以我總是擺脫不了執行者的地位。要想由自己主要策劃和決策事情是很難的,而且有時即便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領導也免不了參與,因為以常人的眼光很難讓一個20幾歲的人放手去干太重要的事情。
3、期待壓力:在外企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雖然你的待遇略高于其他企業的員工,但是老板對在你身上的投入產出比永遠都會有更高的期待。所以,你總會有做不完的事情。特別是如果你希望得到老板的首肯,就必須不僅做好規定的和分內的,還要做超出他們所期待的。
4、制度壓力:外企公司有相當森嚴的等級制度,致使一個員工要想被提升到一定職位,往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逐級攀登。此外,年齡、性別通常也會被列入考慮的內容。如果原來位置上的人員沒有變動,我們通常是很難被提升的。
★郭萍的解決之道:
對于年輕的我來說,更看中潛在的財富積累—經驗、見識。我要學會在繁重和忙碌的工作中汲取到我想要的,所以首先要學會對付壓力,雖然它們很多、有時還很沉重。如果你能在看似重復、枯燥的工作中挖掘“創新”的可能性,通常會讓人覺得斗志昂揚,精力充沛。
壓力來源案例二:Echo 外貿公司職員 29歲
1、職業壓力:我的工作和設計、銷售有關,所以經常會遇到出差在外的情況,由此而來的是工作的計劃性喪失,往往是老板上午給你一個指令:“小郭,下午去趟武漢吧!”你就得真的拎包走人。
2、晉升壓力:現在公司的領導層還和五年前的一樣,很少有變化,結果是使整個公司變得沉悶,年輕人得不到晉升機會,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自然也就不多,所以難免會對現任老板有點意見。
3、性別壓力:光看看領導的組成就知道他們是怎樣看待性別問題的了,一水兒的男同胞,在相等學歷、經歷背景的情況下,領導們寧愿提拔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同類,也不愿想想女生的意見,不過這也不能賴我們老板,其他公司不也是這樣嗎?
4、偶然壓力:其實我的工作還是流程性很強的,每做一批貨,我都要參與:設計、定稿、下樣、制作、上市等等過程,雖然任務程序化了,可總有被“指手劃腳”的情況發生。沒準哪天等你已經到了生產環節了,突然接到設計人員的電話,說這批貨停了,先修改圖紙,弄得你有點狼狽不堪。
★Echo的解決之道:
一直以來我的心態不錯,雖然有點牢騷,但工作一如既往一定要認真去做,畢竟不能讓別人說出什么自己不行的話來。說來其實我挺重視薪水這個問題的,我覺得不論自己身處什么樣的公司,遇到的壓力都不會小,可能有的環境比這里還要惡劣1000倍、10000倍,只要薪水我認為合理,再大的壓力我也能化解掉。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比如:挨老板的罵、受客戶的刁難、計劃執行有問題,你可以嘗試著接受面對的一切,甚至承認壓力就是工作的一部分,那樣可能就不會再有過多的抱怨了。下了班,我很少會去想工作中的事情,因為我的時間被占的滿滿得,去學校學習、上網和朋友聊天成了我業余最多做的事,每當多學一點知識都能叫我感到興奮,不被工作所打攪的學習也是我減壓的一個秘密。
◎ 專家建議:工作中不妨穿插一些“節奏管理”
1、用剛到單位的半個小時處理一些“特別煩人”小事,你有沒有特別想向什么同事澄清的問題,或者有一個什么要命的電話要撥,請你記住,一定要在你開始正式工作之前把這些問題處理掉,不管它是什么,都應該在例行工作之前,把它解決好。這個簡單的方法很可能決定了你一天的“壓力指數”,雖然僅僅半個小時,可最難受的時間過去了,心情也不錯吧。
2、心理學家認為“松散的休息”,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比如在工作中加入一些閑暇活動:每過一小時,同事之間約好了輪流給別人講一個笑話;準備一些小零食在處理完一件事后來上一點兒,都可以為你的大腦充電,也能改變你丟三落四、沒有耐心的壞毛病。
3、什么也不干了,停下來,是節奏管理中非常極端的一種方法,可有時卻會很有效率。“努力工作”聽起來似乎是個非常重要的事,可在你反復琢磨同一問題時也難免落入“思考的深淵”,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制造出了不必要的焦慮與壓力。能不能像《飄》中斯嘉麗一樣揮揮手對自己說:“現在不要想它,明天再想好了,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停下來,給心靈松松綁。3個小竅門,讓你快樂面對“高壓”
職場貼士:職業資本和職業經營:學習充電是職業資本的積累,工作實踐是職業資本的經營,職業人想要取得成功,職業 資本和職業經營這兩方面都需要互補互助
下一篇:讓你能夠輕松團結的四類老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善用你的人際關系7?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