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職業咨詢專家白玲認為,判斷什么是有價值的咨詢,第一個標準就是可持續發展。我們不能告訴別人應該做什么,而是在他的職業生涯里怎么做會更好一點。第二個標準是職業生涯規劃是否能保證職業、家庭和休閑生活三者的平衡。第三個標準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
算賬識服務
從前文的咨詢案例分析,這家咨詢公司自稱每天能接待20名左右客戶,我們給他算一筆賬,他一年平均接待6000人,向每人收取的咨詢費用為500~1500元不等,取其平均數,則年營業收入為600萬元人民幣,這是相當高的營業額。
再看現實的情況,如果每天為20位客戶服務,為保證服務質量,以每位專家每天服務2位客戶計,加上周末輪休,則需要專家至少20位以上。而如果真像其所稱道的專家本身都是具備相當行業經驗和咨詢經驗的,那么以年薪25萬元計,則僅是專家的一年開銷就在500萬元。試問,目前有哪一家咨詢公司能以如此高薪請得起職業咨詢專家呢?又有哪一家職業咨詢公司能有如此號召力吸引眾多的行業專家成為合伙人呢?
既然如此,他們只有靠打零工的方式邀請專家來為咨詢者服務,也就是說,請專家業余兼職,在碰到某些特殊案例時客串一下,報酬每小時一到兩百元不等。依靠這種松散的關系,只能是一次咨詢以后即告“拜拜”,不可能對咨詢者進行長期跟蹤指導,出現咨詢質量上的問題,吃虧的還是咨詢者。
從“文字游戲”識服務
從上面案例可見,此類咨詢公司有一個共同的做法是:以專家的身份頻頻發表文章,介紹職業案例,給出解決方案,以吸引咨詢者的注意。然而仔細觀察,其格式、內容大致都是相同的,而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對職業人士所面臨職業問題的描述夸大其辭,講到關鍵問題時戛然而止,然后告訴你一個“拋磚引玉”的咨詢網址。咨詢過程中又往往以術語名詞來顯示專業。由于咨詢者是弱勢群體,其在職業咨詢方面的專業知識根本無法與咨詢公司相比,咨詢公司就抓住病急亂投醫心理,給咨詢者灌輸一些專業名詞和術語,以顯示其專業性。特別是對某些處于失業狀態正在求職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尤為有效。
從營銷招數識服務
以會員和優惠活動誘人,也是此類公司的慣用手法。以上咨詢公司都會對咨詢者聲稱,參與其咨詢活動以后即能成為公司會員,公司將會在日后組織各種會員活動,促進會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以迎合咨詢者人際交往的需要。同時還可以優惠甚至免費參加由公司組織的培訓或者主題講演、聚會等活動。實際上,以上宣傳更多的只是吸引咨詢者的一種表面形式,往往無法兌現。
來源:北京人才市場報
職場貼士:勿要過于追求完美和公正,自己盡力即可。
下一篇:解讀郭臺銘職場學的智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性職場晉升路障礙盤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