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案例: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本一學校畢業的工科生,專業不錯,應該說找個工作不難。但是因為家里經營著一個三、四十人規模的小廠,我決定留在家里幫忙。但是兩年時間下來,我覺得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雖然收入穩定,但我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一點進步也沒有,加上每天的重復工作讓我煩躁不已。小廠的發展受到資金的限制,并不順利。我覺得應該乘現在搞點自己的東西了(我在自己家做的只是沒多少技術含量的重復工作,完全可以找人替代。出去跑單子也沒用,因為規模的限制,業務已經飽和了。)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交際能力一般。大學學的是金屬熱處理和成型,比較喜歡技術性強,安靜獨立的工作。
我個人情況大體就這樣。畢業兩年后想出來工作,我個人比較傾向一邊工作,一邊去報考含金量較高的證書。想問問麗夫的老師有什么建議?
大學生盲目考證,跟風的情況很嚴重。許多大學生在高中選專業時候,都是聽取父母的建議報考好就業穩定的專業,但是進入大學后,許多人發現自己并不喜歡所學的專業,但是又不清楚地知道自己該選擇什么專業。故盲目跟從身邊的同學,別人學什么我就學什么,反正不能讓自己閑著,浪費自己的大好時光。于是就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熱潮,比如出國留學、考證、考公務員、考研等等。
習慣了跟風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故只有極少數幾個人可以真正悟到人生的真諦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深深地無名中并撞得頭破血流。跟風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了接觸新的事物,不必經歷不可想象的事情。
考證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規范一些常識,讓我們做事更加有效率。如果一味的只為了拿到證書而去學習,也就失去了考證本身所具有的意義。就像有些人你問他“為什么讀大學”,他很有可能說是為了拿到一個大學文憑,為了好就業等等。而且目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培訓和教育機構遍地開花,也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景象。多數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參加完一個培訓又參加另一個教育,一件接著一件接踵而至,在社會和父母的要求和影響下,孩子們活脫脫的變成了一個學習機器。以致于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在性格上很多孩子養成了孤僻、自閉、憂郁的性格,以至于這些孩子在與人溝通和交流中變得害羞、輕視、自大,這樣也就不能很好的建立人際關系。
麗夫職業顧問認為,結合自己的自身優勢、興趣以及性格綜合的去選擇應該學習和提高的課程,這樣更有利于個人的成長和長足的發展。通過考證獲取的無非是自己在某個階段學習過和掌握過某樣技能,但這個技能是不是能很好的發揮,還要看個人是不是要在這個領域一直從事下去,也就是把他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做得更精通。考證或者參加培訓只是我們在人生中成長的一個部分,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千萬不要讓考證成為了我們的目的。
職場貼士:輕視自己所就職的公司就等于輕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