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時候,肢體動作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一個人的心理。
如今,大家都知道通過觀察面部表情來了解對方的心理,但卻很少注意到“手腳動作”的作用,在很多時候,肢體動作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一個人的心理。
有一段時間,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總是中國乒乓選手奪冠路上的攔路虎。為了找到瓦爾德內爾的軟肋并戰勝他,中國乒乓球隊的教練員和運動員通過反復看錄像,終于發現每當瓦爾德內爾在比賽最緊張的時候,他都會下意識地提一下襪子。
“后來,我們和瓦爾德內爾打比賽的時候,只要看到他提襪子,立刻就有招了,而且很靈。”世界冠軍王濤這樣說道。瓦爾德內爾不經意間的動作卻暴露了自己的弱點,正是肢體表情的真實表現。
根據相關研究,一個人向外界傳達完整的信息,單純的語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語言的體態來傳達。同時因為肢體語言通常是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它也很少具有欺騙性,所以在想了解他人的心理狀況時,肢體動作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工具。
手的玄機
觀點傾向——手勢不是“白做的”:
只要對一個人談論某個觀點或意見時的手部動作稍加觀察,就能發現他對該觀點的態度。如果在開會討論某個觀點時,你發現坐在對面的同事在發言時,輔以右手來做輔助手勢(左撇子正好相反),你就可以基本斷定他對該觀點持贊同的態度——因為手勢不僅可以吸引對方注意,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談話的效果。手勢的動作幅度或力度越大,說明對該觀點的傾向越大。
期望度——手掌相互摩擦:
這樣的動作有兩層含義:除了對眼前事情有較高的期待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玩骰子時,如果期望出現一個好點數時,往往都會把骰子在手掌間搓幾下再投出去;另外就是對眼前事物的有著一定把握性,在許多文學作品的描寫中,躊躇滿志的人總喜歡做出雙手摩擦的動作。
當然,和西方人相比,我們做這樣的動作不會非常明顯,往往會以雙手相握的方式來掩蓋,而摩擦的部位大多是手掌邊際或拇指下方的部位。
當然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如果有人因為天氣冷而搓手,可千萬不要理解成這樣的含義。
自信的姿態——指尖相對:
和手掌摩擦相比,一個人如果做出雙手指尖相對動作,則更加清楚地表明:此人對某事胸有成竹,或者是自信度非常高。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這種手勢經常出現在上級和下級對話的場合。如果有人就某個問題做出這樣的手勢,你就應該知道對方比較有把握了。而一個人在指尖相對和手指交叉的動作中頻繁地變換,則表明了這個人處于一個對事態進行衡量、評估的狀況。
抉擇時刻——手指摩擦手掌:
處于懷疑或需要抉擇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不自覺地用手指去搓或者去摳手,最典型的行為就是手握成拳狀,拇指與其他手指搓動,或雙手相握時,用一只手的拇指搓或輕摳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心。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這種手部方式的接觸往往有安慰大腦、減壓的功效。
思考或是敷衍——手部支臉:
這個動作我們經常能夠在聽課或是開會時見到,但其中的含義卻非常豐富。如果你的同事在你發表意見時,將手放在下巴或者臉頰處,同時食指、中指豎立緊貼面頰或是撫摸下巴,則說明這個人正在分析思考你的話語。但如果他對你的話題失去興趣,卻又不得不表現出感興趣時,你會發現,支撐的部位會發生變化——不再是手指,而是手腕。
腿腳從不說謊
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的臉部非常在意,而且會有意識地控制面部表情和頭部姿勢。但大部分人對腿部和雙腳的動作卻不太關注,所以很少有人會考慮掩飾或者偽裝這部分的肢體動作,所以,當想了解一個人的想法時,腿腳是一個絕好的突破口。
腿部先放松
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當下的事情與自身無關或者是氣氛非常輕松時,往往腿部都會先放松下來。留意一下談判或者是開會場合,當一個人發表完自己的觀點之后,往往第一動作就是將蜷起來雙腿向前伸直,這樣身體能夠得到最好的放松。
職場貼士:投遞簡歷:不要以很高的頻率發送簡歷,避免在一周之內重復發送至同一家公司,這樣很可能引起招聘單位的反感,讓大好的工作機會白白溜走
下一篇:上司犯錯誤下屬該咋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跨越“辦公室代溝”之三大絕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