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道家貴生,道商謀生,道學養生。善養生者,身體和生命是無價之寶,是一切名利財富的基礎和本錢。如果身體和生命一旦失去了,也就一切都喪失了。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中,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帳。他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名譽地位和身體生命,是哪一樣更尊重親愛?資金財物和身體生命,是哪一樣更珍貴重要?獲得與喪失,是哪一樣更有害于身體生命呢?其實,說穿了,所謂名利地位、資金財物、豪宅名車等等,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一切隨緣,適可而止。
要想讓自己的身體生命或者事業恒久于天下,老子為世人給出了他的藥方:“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認為,通過權衡利弊的比較:過份地貴重愛惜名利地位者,必有無辜的恥辱和大破費;過多地收集珍藏資金財物者,必有慘重的損失和大災難。為什么呢?因為宇宙萬物本平衡,有無相易,有無相生。你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失去了多少,也會得到多少,多付出則多收入,多收入則多付出,一切盡在自然中,一切盡在陰陽中。所以,知道滿足的人,就不會遭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惟有知足知止者,身體生命和事業才會長久平安。
其實,在老子對待世事與生活的道德思想中,“知足”與“知止”的中極圖觀點,一直貫穿著整部《道德經》。比如在第九章時,老子也早就提出了這樣類似的觀點:“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要想成為通天地之道的商人,就要從自然規律來悟人間進退。你看,在自然界中,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樂極則悲。在人世間,盛極則衰,福盡禍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你看古往今來的那些金玉滿堂,財寶如山的富貴之人,又有哪一個能長期的護持和守衛得住呢?常人一旦富貴了,就難免驕奢淫侈,自己就會為自己及親友甚至子孫造下禍殃,這些罪過都是由于不知足和不知止而造成的。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有一次,李斯在廁所里看到一個老鼠吃人糞,一見到人就嚇跑了。后來,他看到倉庫的老鼠吃糧食,而沒人管。他發出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這句感嘆,反映了李斯爭名逐利的思想,李想做的是糧倉中的老鼠,不想做廁所中的老鼠。當時,李斯在楚國做一管文書的官,這沒什么出路。他辭去了小官,到齊國求學,當時齊國的荀況很有名,他就向荀況求學。學成之后,李斯要到秦國去,荀況問他為什么要到秦國去,李斯說:“干事業要待時機,今日各國爭雄,正是建立功名的好時機。秦國稱雄天下,想一統大業,到那里可以干大事業。一個人地位卑賤而不思進取,就等于禽獸只能享受到自然界現成的食物,而永遠陷于貧困,這將是最大的恥辱和悲哀。長久地處在這種境地,一味地埋怨世道,鄙薄功利而自己又無所作為,這絕不是讀書人所希望的,所以我要到秦國去。”于是荀子同意他到秦國去,但他告誡李斯要注意節制,在成功的時候要想想“物忌太盛”的話,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李斯到秦國后,走當時很多士人走的路,到權臣門下當門客。當時呂不韋權力很大,被秦王依重,他就投靠了呂不韋,時間不長他就顯露了自己的才華,受到呂不韋器重,當了一個小官,后來又被推薦給秦王。一見秦王李斯就把自己的學問發揮出來,敘說了抓住時機,統一天下,消滅六國的理論。此番言論正合秦王的心意,李斯馬上被提拔為長史。同時秦王用依李斯之計,派謀士刺客到各國去,用金玉收買六國的大臣,離間君臣關系,收買不了的就刺殺。同時又派出名將率重兵以武力威脅,迫使六國就范。在十年時間內,李斯就幫助秦王登上始皇帝之位,完成了統一天下之大業,他也因此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升至丞相。
秦始皇死后,本應由長子扶蘇繼承皇位,但李斯卻附從了趙高的陰謀,篡改了詔書,立胡亥為皇帝。后來,趙高控制了朝中大權,但由于李斯是丞相,頗覺礙手礙腳,于是趙高便以陰謀之計陷害李斯。在獄中,李斯忍受不了酷刑,被迫承認謀反,自取滅亡。公元前208年冬,秦丞相李斯被腰斬于咸陽,夷滅三族。當李斯踏出監獄時,他回頭對次子李由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犬出上蔡東門去打兔子,這樣的機會還有嗎?”
李斯為官40年,輔佐了秦始皇取得過巨大的成就,為秦統一后國家制度的建立提出過很多正確的主張,可以說他對歷史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但他貪戀權勢富貴,未能記得老師荀況說的“物忌太盛”的話,不知激流勇退。試想,若李斯能夠識時務,秉持“知足”和“知止”的中極原則,在秦始皇死后退出權力斗爭的中心,照樣可以牽著黃犬出上蔡東門去打兔子。然而正是因為他把地位和權勢看得太重,以致最后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我們若能象范蠡一樣,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智慧去經商治世,遇到額外的誘惑不動心,凡事把握中極留有余地而不絕對,“糧取所食,物取所用”,讓一切在適當的可控的范圍內發展,世界就少了些沖突和紛爭,社會就多些和諧與美好,經商也就更加誠信、更加順利了,這才是每位道商應該追求的“科學發展觀”。
本文作者:李海波,道學學者、知名商務策劃專家、北京人文大學策劃系客座教授、全國高校商務策劃教程編委、《亞洲新聞人物》雜志社主任、國際道商文化研究院院長、上海道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策劃、中國總裁培訓網“總裁在線課堂”主講嘉賓、中國道商智慧經營學知識體系倡導者。主要著作有《勢—人生謀勢之道》、《道商》等。
中國道商:.zgds.org.cn
職場貼士:心愛的明星球隊或運動員。你最喜歡的可能是面試官最討厭的,即使官憑這一點就反對你很不合理性,可是也無可厚非。
下一篇:妙招教你“放逐”職場壓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誰泄露了公司的商業秘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