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外企背景的人們固執而堅強,幼稚而自信,不可教也。本土的人們靠自我摸索雖大有感悟但(由于不系統)偏激難免,缺乏自信故而清高,也難交流。人際本來難以溝通,但其中困難類型大有區別。
作為顧問,有兩個層面可以示意如下:
第一層面:
①以相反順序確定工作內容:不是假設我們是做什么的而接著去確定我們的價值;而是先去思考客戶的本質需求(道),以這個需求再來確定我們該做什么。工作內容是由客戶價值決定的,因此在做咨詢的時候頭腦中的大畫面是自然而然的。這個事情貌似簡單,實屬不易。很多錯誤都是由此而起。
②知道如何契入角色:在相關人等心中無礙;在組織結構中有機生根。這里有兩大秘訣!容易理解不容易做到。在人際接觸中我們是處在幫助的定位(不是批評,也不是競爭),也是助益和輔佐的(由于我們的出現,他們的本來的顧慮會由于我們的存在得到消化,他們會寄望我們)。要注意理解我括號中的解釋。其次,要在結構中成為有機的部分。也即,顧問的存在使原有結構的部分之間聯系更加堅強,效率更高。從而,既幫助了部分又加強了部分間的聯系。一個比喻,這是一個良性的化學反應,而不是物理作用。
③咨詢工作管理。這也是對資深顧問最大的挑戰,因為你畢竟要作具體的工作,如何做、做什么?奧秘是:這個挑戰對于高人就是方法。因為上面說的內容定位、角色把握,已經使你獲得了工作的自由!揮灑這個自由需要功力,功力不足是無法勝任的。有功力的人在此刻已經不需要指引,沒有功力的指引也沒用。
第二層面:
①抓住實相突破工具框架。咨詢部顧問本來也就是專家的活計,沒啥了不起的,因此工具箱很重要。但是做超一流的顧問,你必須以富有禪意的思維,更具本質的洞察力理解工具,超越工具的工具意義。把各項職能的、組織的、戰略的、領導力的工具領會透徹,看破工具背后的實相,并且把他們連成整體。比如,離開銷售沒有營銷,離開戰略沒有營銷,離開財務預算沒有營銷戰略,離開組織能力沒有營銷方案等。同時組織內部的職能必須放到行業、市場、具體的競爭背景、經濟政治環境,才能把握準確。
②從文化、現實看組織。不能用抽象的框架和工具理解組織。工具和真實對象的關系要擺清楚,不要犯王明的錯誤。工具是幫助理解組織的,理解組織不一定需要工具。高手理解現象既要能做概念化處理,還得能還原為情景化思維。這個平衡就是高手與庸才的區別。
③抓住變革本義。理解和促進變化,首要的是幾點智慧:第一,內因、外因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角色(這是非常有用的知識,但領會的人太少);第二,把握事物演變的基本矛盾。或者說就是變革的自然動力。第三,變革一般是在趨利過程中完成的,而不是獨立開來的一項作業。在手段上叫做“上善如水”,在《入胎經》的觀點就是第三緣的把握。順著作業自然成就了變革就是如烹小鮮,把握第三緣就是處理好盈利和運營模式。
職場貼士:老板在職場中總是希望能夠扮演老大角色、掌控公司狀況以及員工進行任務的進度,因此隨時報告進度,讓老板充分掌握狀況,不要制造“驚喜”的感覺,那么在職場中來自上層的責罵與不愉快,相信也將大為減少。
下一篇:電梯間里的無聲啞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誰把女白領逼成了“劉德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